步入2013年尾聲,我國版權事業在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四方面均收獲了累累果實。
這些果實,是沉甸甸的數字——在推進政府機關軟件正版化工作中,截至11月底,全國95%市級政府和88%縣級政府已經提前完成檢查整改任務,這與國務院設定的2013年年底
前全部完成時間表僅有一步之遙。
這些果實,是一條條明確細致的法律規定——新修改的《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正式施行﹔《教科書法定許可使用作品支付報酬辦法》修訂與公布﹔《使用文字作品支付報酬辦法》廣泛征求意見,均引起了社會輿論的熱議。
這些果實,是一串串報表——今年前8個月我國累計完成軟件著作權登記93894件,登記量較2012年同比增長12.88%。
這些果實,也是金燦燦的榮譽牌匾——蘇州、昆山與廣州獲得了“全國版權示范城市”稱號,將我國版權示范城市的數量增加到六個。這無疑給這些美麗的城市,又增加了一張誠信“名片”。
軟件正版化
2月21日,由新聞出版總署(國家版權局)牽頭,15個成員單位聯合召開了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工作部際聯席會議,給2013年的軟件正版化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標。
在這一目標的指引下,為鞏固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工作成果,更好地發揮政府機關帶頭使用正版軟件的表率作用,8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政府機關使用正版軟件管理辦法》,進一步規范了政府機關使用計算機軟件行為,建立健全政府機關軟件正版化工作長效機制。
9月24日,北京舉行了“2013年北京市屬國有企業正版軟件集體採購簽約儀式”,北京161家市屬國有企業中,有156家通過團購方式集體採購了微軟、金山等正版軟件。
今年以來,根據國務院部署和要求,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在推進軟件正版化過程中,注重加強督促檢查,並建立了常態化年度檢查機制,先后於4月15日~5月16日和9月23日~10月29日開展了兩次全國規模的督查,共派出14個督查組對全國20多個省(區、市)、中央國家機關及10多家中央企業和金融機構的軟件正版化工作先后進行2次專項檢查。經過各級政府共同努力,相關職能部門的密切配合,軟件正版化檢查整改進展順利,成果顯著。截至今年11月底,全國95%的市級政府和88%的縣級政府提前完成檢查整改任務。檢查整改期間,各級政府機關共採購操作系統、辦公和殺毒軟件500多萬套,採購金額29億多元。
【點評】2013年的軟件正版化工作,既是政府機關的攻堅年,又是企業的提升年。既要鞏固已有的成果,又要解決地市、縣級政府機關和企業正版化這兩道難題。為此,我國一方面通過印發文件規范政府機關使用計算機軟件行為,另一方面通過“正版軟件團購”方式改變企業在軟件採購過程中的被動局面。在這一過程中,我國的軟件產業得到了長足發展,軟件資產管理制度也在逐步建立當中,成效明顯。不過,由於軟件版權保護具有復雜性、特殊性、專業性的特點,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仍是一項長期、艱巨、復雜的任務,任重道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