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會議現場。本報記者 張子弘攝
本報訊(記者閆文鋒)企業應當如何做好知識產權工作?政府主管部門如何在依法行政的前提下為企業提供良好的服務?這些已經成為我國有效應對WTO規則下的跨國公司知識產權攻勢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在京舉辦了部分大型企業知識產權工作座談會,來自國家知識產權局的領導、各業務部門的主管領導和寶鋼、武鋼、華為等國內部分大企業的老總、主管知識產權的負責人會聚一堂,共謀企業如何打好知識產權牌。
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田力普向與會者通報了我國知識產權工作的現狀。他指出,從知識產權的數量上看,自1985年到今年11月底,我國的專利申請量突破了190萬件,商標將近200萬件。就專利而言,雖然申請量可觀,但是從質量上看,代表較高創新水平的發明專利的數量、體現企業核心技術獲取能力高低的職務發明比例,與國外大公司、大企業相比相對較弱,難以與之抗衡。田力普還介紹了知識產權宣傳培訓、專利試點示范工程、專利法規建設、專利戰略研究、專利審查等方面工作的情況。他強調,知識產權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的手段和工具,也是發達國家經濟擴張、佔領市場制高點的利器。從總體上說,我國企業所面臨的知識產權形勢不容樂觀,已經成為跨國公司的眾矢之的。我國的企業基本上以制造型為主,創造型的少,企業大量的從國外引進技術,或者加以模仿,自主創新研發的自主知識產權相對較少。我國的企業應當把知識產權戰略作為企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致力於提高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出能力,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在為期1天半的座談會上,與會的各企業老總、主管知識產權的負責人就企業在國內外競爭中遇到的知識產權政策與法律問題、在專利申請和審查中需要協調的問題、專利申請的受理與審查中存在的問題等議題,暢所欲言,根據各自企業的實際情況、行業發展趨勢與國內外競爭態勢,針對知識產權訴訟、專利申請與復審等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並希望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確立過程中發揮更大作用,為企業確立自己的知識產權戰略提供切實有效的指導和服務。
座談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原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吳伯明做了“企業專利應急和預警機制”的專題發言,闡述了企業建立專利應急和預警機制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內容,並且指出了如何建立適合中國國情的企業專利應急和預警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