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傳吃一碗方便面要花32天解毒、面湯灼燒胃黏膜、紙桶含熒光劑會致癌
“方便面有毒”的各種傳聞經常在網上流傳,如一包方便面最多含25種食品添加劑﹔吃一碗方便面要花32天解毒﹔面餅添加明膠和燒鹼,面湯灼燒胃黏膜……食用方便面對身體有害嗎?人民日報“求証”欄目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方便面中添加劑過量?
回應:一包面含25種添加劑系誤讀﹔送檢三種面餅,未檢測到常用防腐劑,抗氧化劑也在標准以內
網傳一包方便面最多含25種食品添加劑是否屬實?
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助理研究員王華麗表示:“雖然《食品添加劑使用標准》規定方便面中允許使用約25種食品添加劑,但是考慮到工藝的必要性和成本因素,25種食品添加劑不可能同時添加,例如已經使用β—胡蘿卜素就沒有必要使用同一功能的著色劑如核黃素。”
專家介紹,面餅、粉包水分含量低,通常不需要添加防腐劑﹔醬包在加工過程中經過高溫殺菌、密封包裝,也不需要添加防腐劑。但醬包中需要添加抗氧化劑,如維生素E、丁基羥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羥基甲苯(BHT)等。
北京林業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學院副教授歐陽杰認為,調味包中是否添加了防腐劑不好說,如果鹽含量較高就不必添加。即便是添加了山梨酸鉀、苯甲酸鈉等防腐劑,隻要在國標范圍內就沒有問題。
為了解方便面中添加劑的情況,記者從市面上選取了統一來一桶西紅柿面、今麥郎香辣牛肉面、康師傅西紅柿雞蛋打鹵面,到北京市營養源研究所檢測最常見的3種防腐劑(山梨酸、苯甲酸及丙酸鈣)和3種抗氧化劑(特丁基對苯二酚、二丁基羥基甲苯、丁基羥基茴香醚),結果顯示,三種面餅中均不含這些防腐劑﹔關於抗氧化劑,康師傅打鹵面不含這些抗氧化劑,統一來一桶西紅柿面、今麥郎香辣牛肉面分別含有0.013克/千克及0.016克/千克特丁基對苯二酚,根據我國《食品添加劑使用標准》規定該添加劑在方便米面中最大使用量為0.2克/千克,添加劑含量均符合國家標准。
面餅中燒鹼、氫化油有害?
回應:食品添加劑如符合規定劑量,不會有害健康﹔炸面餅多用棕櫚油
據了解,不同方便面廠家、不同品牌往往有不同配方。日清食品有限公司(香港)表示,日清方便面添加了食用明膠和鹼。食用明膠是把禽畜的骨、腱結合組織的主要成分——骨膠原加熱而提取的蛋白質,是天然原料,不會影響健康。而在面中加鹼的做法,自古就有。
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錢和表示,食用明膠是無脂肪的高蛋白,作為一種增稠劑廣泛使用於食品添加。向面團中加鹼可以增強面團筋力,提高韌性和彈性,口感爽滑。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助理教授王奕表示,食用鹼如果過量,在湯中會有鹼的味道,一嘗就知道。即使在這種情況下,也達不到灼燒胃黏膜的程度。
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食品與營養專業副教授王明福表示,很多食品裡都有添加劑,消費者不必談虎色變,但近年來食品添加劑有濫用的趨勢,業界要引以為戒。
另有傳言說,方便面制作過程中,炸面餅用的油是經過化學加工的氫化油,不能被人體吸收,而且有害。
中國食品科技協會面制品分會表示,方便面炸面餅主要使用的是食用棕櫚油,棕櫚油中主要是中性脂肪酸而非飽和脂肪酸,“有實驗証實,棕櫚油不會增加血清中的膽固醇,棕櫚油中的亞油酸等物質反而有助於降低膽固醇。”
錢和介紹,方便面包括油炸方便面和非油炸方便面。對油炸方便面來說,油脂佔方便面重量的20%左右。油脂的品質直接關系到方便面的色澤、風味、貯存穩定性和貨架期。目前炸面餅主要使用棕櫚油,棕櫚油中所含的亞油酸、亞麻酸低於其他植物油,化學性質比較穩定。
面桶含熒光劑會致癌?
回應:廠家表示熒光劑在紙桶外層,難以接觸食物﹔但專家認為外層也不應使用再生紙
此前有媒體報道,多個品牌方便面紙桶檢出熒光劑。而2007年頒布的《食品包裝用原紙衛生管理辦法》規定:食品包裝用的原紙,不得採用社會回收廢紙作為原料,禁止添加熒光增白劑等有害助劑。
中國食品科技學會面制品分會專家表示,方便面紙桶由桶身、外貼組成,桶身由食品級口杯紙加PE膜組成,正確使用無毒無害。而外貼一般使用符合規定的再生紙,用於印刷產品信息和廣告宣傳。“食品接觸部分的紙桶內層不含熒光劑,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日清食品公司介紹,業界一般用食品級的聚乙烯(PE)作方便面紙杯最內層的涂層。聚乙烯耐酸耐鹼耐侵蝕,低於100攝氏度的聚乙烯不會釋放有害物質。食品級聚乙烯較一般的聚乙烯有更高耐熱性,發生變化而產生致癌物質一事不可能發生。
錢和表示,熒光劑有增白效果,廣泛用於紡織、造紙、洗衣粉、肥皂、油漆等方面。熒光性物質不容易被分解,如接觸過量,其毒性累積在肝臟或其他器官,會形成潛在致癌因素。因此,熒光劑的使用應符合國家標准。
專家介紹,《食品容器、包裝材料用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隻針對直接接觸食品的內層包裝進行規定,並未對外層包裝等不直接接觸食品的包裝有規定。食品包裝容器的外層材料應避免和食品直接接觸,並採取措施防止熒光物質遷移到食品。
不過,對於紙桶的原料,王奕指出:“2012年內地開始實施的國家標准《紙碗》明確規定,方便面紙碗制作‘不應使用回收原材料’。”
方便面可長期吃嗎?
回應:方便面營養不均衡,油鹽含量高,食用應適量
網傳“吃一包方便面要用32天來解毒”,對此說法,王奕認為言過其實。“所謂的方便面‘有毒’是對方便面營養不均衡的放大和對目前食品制作過程安全問題的憂慮。”
王明福也表示,方便面中添加劑含量一般不會太高,正常的人體代謝就能排出。食品添加劑並不是“毒”,但使用不當就會造成危害。
“方便面誕生於1958年,已有50余年的安全食用歷史,‘有毒’之說缺乏科學依據。”中國食品科技協會面制品分會認為,“食用按標准由正規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不會出現問題。”
方便面營養成分表顯示,其包括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等主要營養物質。但調料包中的脫水蔬菜量較小,維生素含量偏低。“吃方便面的時候,最好多搭配些蔬菜、水果等含維生素豐富的食物。”中國食品科技協會面制品分會建議。
日清食品公司表示,其生產的調味包會根據不同口味使用一些不同材料,但基本上都是將肉類干燥處理后的畜肉粉,加入干燥處理后的蔬菜粉,再加入醬料、酵母精華、水解蛋白質、香辛料、食鹽、增味劑等。
“我從來不吃方便面調味包,也不讓孩子吃。”王明福說,“市面上的方便面口味眾多,比如骨湯面、牛肉面等,雖然名字很好聽,但可能‘名不副實’。制作調料包,肉粉是加了,骨頭是用了,但只是一點點,主要是氨基酸和糖化學反應產物。”
王奕表示,調料包由調味物質、輔助營養物質、油脂等構成。加上面餅本身為油炸,會導致方便面高鹽、高油脂以及營養物質不均衡,長期食用方便面的危害也是來源於此。(記者 楊文明 郝迎燦 馬龍 白劍峰 葛瑜瑋參與採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