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北京精密機電控制設備研究所了解到,科研人員利用火箭伺服系統使用的“磁液懸浮技術”,成功研制了第三代磁液懸浮離心式“人工輔助心臟”,是我國航天技術應用於醫學領域的一項最新成果。
“人工輔助心臟”是一種特殊用途的泵,可以臨時代替心臟發揮泵血作用,是全世界公認治療各類終末期心衰最有效的裝置,但我國至今尚無商品化的國產“人工輔助心臟”供臨床應用。國外雖已有商品化的“人工輔助心臟”,但一套裝置高達百余萬元人民幣的價格,令許多國內的心衰患者望“泵”興嘆。
科研人員發現,火箭的伺服系統核心就是精密的電機和泵,這和“人工輔助心臟”的原理非常相似。而且,利用航天核心的“磁懸浮技術”設計出來的“ 人工輔助心臟”可以大大減少對血液的損傷和阻礙。
據了解,目前,北京精密機電控制設備研究所已與天津泰達國際心血管病醫院開展了6年多的合作,完成了幾十次的動物實驗,對產品不斷進行優化。其中,天久1號實驗羊在植入“人工輔助心臟”后,健康存活了120天,創下了國內植入第三代心室輔助裝置的最長存活記錄,並在國內首次實現攜帶電池與控制器自由活動,達到了血泵臨床植入的模擬狀態。
下一步,科研人員將進一步開展生物醫學和工程學檢測,完成至少6批次的動物實驗后,即可進入臨床試用階段。這意味著,國內心衰患者將有望使用國產的“人工輔助心臟”。(魏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