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知識產權
人民網>>知識產權>>正文

中國手機憑“獨門絕活”挺進海外市場

2015年05月22日15:52  來源:經濟參考報  手機看新聞

眼下,中國自主品牌智能手機的崛起已經是全球市場公認的現實。但一些觀點同時認為,這種快速崛起似乎是建立在沙土之上——在他們看來,廉價和缺乏科技含量依然是“中國品牌”和“中國制造”的主要特征,而這也就使得當前這輪快速增長難以持續,甚至一場專利訴訟就可以讓這些品牌和產品退出舞台。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一些中國知名品牌通信企業的回答是“不”。繼續用傳統眼光看待當前這輪市場格局調整中的“中國品牌”和“中國制造”無疑是不合適的,和以往同樣出色的性價比背后,是更加堅實可靠、敢於承受國際市場沖擊的技術基礎和專利體系。

“以中興為例,經過多年的積累,企業在智能終端方面的全球專利已經超過12000件﹔在4G LTE的基本專利方面,我們專利數量佔到了全球的13%。正是憑借這些專利創新,中興已經成為美國市場份額最高的中國手機廠商,目前牢固佔據美國手機市場前4名位置。”總部位於深圳的全球知名通信方案供應商中興通訊CEO史立榮說。

而與這家企業同處一城的另一家知名企業華為同樣對自己的專利體系表示自豪。在去年底通過紐約時代廣場廣告大屏向全球發布一款新手機時,這家企業的官方微博宣稱,“跨過太平洋,我們將用自主知識產權專利的核心技術的精品征戰全球市場,而這只是一個開始。”

全球市場重視智能手機和終端是有道理的,因為這些越來越強調輕便、精美、快速和反應靈活的“小東西”往往體現了一個國家和地區的尖端技術水平。而這既需要體系性的科研開發能力支撐,也需要一些類似於“殺手锏”或者“回馬槍”的那樣的“獨門絕活”。單純的模仿或者追隨戰略並不能保証一個企業乃至一個國家的行業群體能夠始終屹立不倒。

然而,和全球知名跨國品牌相比,中國企業現在自信能夠達到這樣的嚴苛標准。史立榮說,通過堅持每年將公司經營收入10%以上投入研發,中興通訊]已經連續第5年穩居全球國際專利申請前三名位置,把傳統的申請大戶日本企業遠遠拋在身后,在對新一代智能終端和通信設備至關重要的通信標准領域,這家企業已經成為“4G標准的主要起草者以及推動5G技術和標准的主要創新者”。

“我們還在啟動以萬物互聯為宗旨的新市場戰略,結合我們的國際業務比重越來越大,中興未來將更加注重新興技術領域以及歐美國家、新興市場的核心專利布局。”他說。

也正是依靠專利體系的支撐,中國企業在跨國性的知識產權糾紛中也改變了以往“甘拜下風”的被動局面。中興通訊通報說,在知識產權風險控制方面,公司目前已經建立了業界領先的從採購到市場的全流程知識產權風險防控機制與合規管理體系,從2013年12至2014年8月,這家企業連續在美國市場上贏得4起337調查終裁勝訴。

更重要的是,作為真正的創新型企業,多數中國品牌智能手機開始有能力推出自己的“獨家秘技”而不是僅僅跟隨蘋果或者三星的步伐。史立榮說,中興正在將手機語音技術和安全技術作為創新的突破口和獨特性的市場戰略。而其中語音技術又被視為一項最值得期待的“空白領域”, 未來將以智能手機為中心,向智能設備、智能家居、可穿戴式設備等發展,將“手機語音技術”發展為萬物互聯的聲控控制中心。

“針對語音技術,我們進行了完善的專利布局,申請了一系列專利。包括最聽話手機語音專利布局、智能語音遙控專利布局、語音智能喚醒專利布局、語音智能拾音專利布局。我們還聯合全球頂級語音企業成立智慧語音聯盟,目標就是引領智能手機進入‘聲控時代’。”他說。

在今年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中國制造2025”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在這個闡釋中國在全球范圍內爭取先進制造業主動權的宏偉規劃裡,不論是信息產業還是知識產權保護,都被寄予厚望。

史立榮表示,中國本土通信企業正在回應這份期待。他說,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數據統計顯示,位居前列的國際專利申請人,前三名都是電信巨頭,這也表明在全球化市場中,電信產業已經成為一個國家賴以現代化發展的基石和引擎,掌握核心技術和專利對於中國電信產業的發展和信息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我們的目標通過自身對專利的堅持,帶動整個產業步入新的高度,進而形成一個適合全球市場共贏的高效產業生態環境。”他說。

(責編:魏艷、馬麗)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