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南大學薛榮生教授和其團隊研發的“凸輪自適應自動變速輪轂”國際專利技術,近日以“技術使用入門費1200萬元加每台車銷售提成10元”的價格,轉讓給我國最大的輕型電動車出口公司——雅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這已不是薛榮生團隊第一次用科研成果換回“真金白銀”。自1985年開始“智慧平衡自適應自動變速技術”(即AAT技術)研發以來,已先后有10多家企業向他們購買大小專利80多項,繳納技術使用入門費上億元。
這到底是一項什麼樣的專利呢?30度的斜坡下,一輛僅載一人的普通電動車將電流加到最大,卻遲遲爬不上去。旁邊,載兩人的智能自適應變速電動車卻輕鬆地上了坡。
秘密就在后者的后輪輪轂上。這種“凸輪自適應自動變速輪轂”外觀與普通輪轂差不多,但裡面大有名堂。據薛榮生介紹,它裝有採用信息和物理技術融合的AAT技術,將中央控制器、電機、凸輪自適應自動變速機構、負荷自適應傳動傳感機構、速度傳感器、制動機構和輪轂等高度集成為一個系統。該系統一方面通過改變動力輸出扭矩方式,將電機的速度降慢3倍、把牽引力放大3倍以上,從而攻克了目前電動車因動力不足、不能爬30度坡這一世界難題﹔另一方面可根據行駛阻力的變化,感知不同的路況,並將信息“告訴”中央控制器,讓電動車在0.01秒內完成自動換擋變速。此外,與普通車相比,智能自適應變速電動車可節能近30%,成本隻有國外同類產品的1/3。西南大學已就該技術提交了PCT國際專利申請,2014年獲美國發明專利權。(張紅梅 李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