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查發明資料,廖洪儀長期泡在圖書館。
成都工業學院外語系2012級商務日語專業女生廖洪儀發明的“電動摩托車防寒裝置”和“全自動小便斗出水裝置”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實用新型專利証書。
日前,成都工業學院大三學生廖洪儀發明的“電動摩托車防寒裝置”和“全自動小便斗出水裝置”,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的實用新型專利証書,這也是該校外語系建系以來首次獲得發明專利。一個文科“萌妹紙”,是如何腦洞大開,發明了兩個工科類的的專利?發明有了,她會響應國家和省上鼓勵大學生創業的號召,加入創業大軍嗎?
看哥哥冬天騎車冷
她便發明“電動摩托車防寒裝置”
“電動摩托車防寒裝置”,是廖洪儀申請的第一個實用型專利。這個發明的起源,跟親情有關。2012年9月,廖洪儀考入成都工業學院外語系商務日語專業。那年冬天,同樣在成都生活的哥哥每天都要騎電瓶車上下班。有一次乘坐哥哥的車時,廖洪儀看到騎車的哥哥手凍得通紅,她很心疼,心裡就想著,要是能有一個防寒裝置安裝在電瓶車上,安全又保暖多好啊,這樣哥哥在騎車時手腳暖和了。
回到學校后,廖洪儀便開始查閱資料,她想把這個想法變成現實。學校圖書館是她最長去的地方,常常一待就是一整天。大量查閱資料后,廖洪儀發現電瓶車的把手上可以安裝一個暖手套,腳踏板上可以安裝一個暖鞋幫。這兩個裝置都可以通過碳纖維來制作。“碳纖維發熱體廣泛用於是制作家用電熱毯中,這種材料既環保、對人體也有益。”廖洪儀說,她也曾想過用暖寶寶,但后來考慮到使用它成本太高,所以最終選用碳纖維發熱體來制作。
“暖手套和鞋幫都需要通電,電瓶車自帶的電力能夠解決這個問題。為防止下雨天被雨水淋濕,暖手套和鞋幫的外材料是用防水面料制作。”廖洪儀指著專利証書上的示意圖,詳細介紹著。
從有想法到發明設計完成,廖洪儀花了7、8個月時間。她說,設計過程中涉及到很多工科知識,幸好還有高中物理基礎在,如果實在有搞不清楚的原理,她也向工科學霸同學咨詢。最后,終於完成這項使用方便、安全性又高的發明。
設計“全自動小便斗出水裝置”
曾悄悄去男廁打探
完成第一個發明,廖洪儀並沒有止步,而是繼續腦洞大開。她是一個喜歡思考的文科萌妹子,對周遭環境充滿好奇。第二個發明“全自動小便斗出水裝置”,便從她敏銳的耳朵開始。“實際上,這個裝置跟男廁所便池有關。”廖洪儀笑著說。大一時,她無意間聽到清潔阿姨的抱怨,男廁所便池長期打掃不干淨,很多男生上完廁所后,不記得沖洗。如果是感應便池,又容易壞掉。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廖洪儀再一次說動就動。她繼續奔跑在學校圖書館裡,查閱各種資料,以至於常常忘記吃飯。這時,日語也派上大用場。通過查閱日本先進技術資料,她從中受到了很大的啟發。
經過一年的反復設計和驗証,甚至還偷偷跑去男廁所打探,也曾訪問多家便池銷售點搜集資料,“全自動小便斗出水裝置”這項發明最終完成。“我通過安裝的外套、內套、彈簧和踏板等裝置對小便斗進行沖洗。”廖洪儀說,裝置是安裝在便池下面的。當有人上廁所,無意識踩到踏板上,水從底下灌出到小便池,實現第一次預沖洗。當人上完廁所離開時,踏板一鬆,水再次從底下冒出,實現第二次沖洗。這樣整個沖洗便池的行為過程就無意識地融入到人們上廁所的過程中,也給清潔帶來便利。“而且,這個裝置不用電,成本又低,容易制造,很適合廣泛推廣。”
目前,這兩項裝置都已獲得國家實用型專利,廖洪儀也很希望將它們推廣。“如果有投資者或者是企業對這兩個專利感興趣,我倒是很希望他們可以跟我聯系。我們一起來推廣。”廖洪儀說。去年年底,她已經成功應聘上重慶一家機動車企業。“我也是希望能夠去企業好好工作,多積累一些知識,也為以后自己的發明能夠更多推向市場打基礎。”
20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
獲國家級立項
在成都工業學院外語系黨總支書記柳會心裡,廖洪儀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孩子。“作為一名學生干部,她肯想敢做。”柳會如此評價道。廖洪儀一下奪得兩個發明專利,這是外語系建系以來首次獲得發明專利。一個文科學生能夠一下子拿到兩個實用型發明專利,柳會也感嘆確實不易。
“對學生的創新發展,從系上到學校,都非常重視。”柳會說,我們對人才的培養很關注。學生培養過程中從進校的教學環境的硬件保障開始,同時,又通過黨建帶動對學生人才培養。從學校的實驗室到藏書量和信息量豐富的圖書館,都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平台。我們系裡也給學生創造非常好的學習環境。堅持早晚自習,加強學生管理,並及時給予學生幫助。通過QQ群,師生進行無縫銜接,實時溝通,無時不刻解答學生疑問。而系上管理很公平、公開的,讓學生選出自己的優秀同學。“由於是外語系,全系200多名同學,隻有10多男生,佔比不到10%。我們就是要培養‘女漢子’精神,不管是女同學還是男同學,都要養成自尊、自強、獨立的良好品質。”柳會說。
今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在高校中已得到踐行。四川新聞網記者從成都工業學院了解到,該校有20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通過教育部審核獲國家級立項,其中創新訓練項目15項,創業訓練項目5項。同時,該院申報的40項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全部通過教育廳審核並獲准立項,其中創新訓練項目28項,創業訓練項目12項,獲得省教育廳經費40萬元。此外,成都工業學院還與郫縣合作,利用該縣“布谷鳥創業公社”平台,開展大學生創業活動。學院也設立創業俱樂部,為學生創業項目免費提供場地,給予大力扶持。(陳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