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16日電(劉茸)今天上午,成立40天的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迎來了第一場開庭:浙江維康藥業有限公司訴被告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專利無效行政糾紛案。本案由現任院長、審判委員會委員和審判員宿遲擔任主審法官,並因應審判權運行機制改革的要求,首設法官助理這一席位。記者在現場獲悉,作為法院的“開門紅”,今天起三天內開庭審理的所有案件均由知識產權法院的院長、副院長等身兼領導職務的資深審判員擔任主審法官。
上午的開庭持續一個多小時,雙方進行了舉証、質証、辯論等環節。記者注意到,在庭審接近尾聲時,主審法官特別詢問法官助理是否還有問題,而法官助理也向第三人追加了一次詢問。短暫休庭合議后,法官助理宣布本案將擇期宣判,庭審結束。
庭審結束后,院長宿遲表示,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正在探索構建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一方面有效利用院、庭長專業素養較高的優勢,主審疑難復雜、新類型、影響行業發展或者社會關注度較高的案件,為其他法官做出表率和裁判范例﹔一方面明確法官助理職責,例如將案件的審判流程管理和大部分庭前准備工作交由法官助理負責,使其通過庭前審查明確訴辯意見、進行舉証指導和初步的舉証質証,形成書面庭前審查報告提交合議庭,並明確要求法官助理參加庭審,賦予其提請審判長發問的輔助調查權利,原有的查明當事人身份、宣布訴訟權利義務等工作也交由法官助理完成,強化其審判輔助工作的地位和作用。
作為中國三家專業知識產權法院中最早開門辦公的一家,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於今年11月6日正式挂牌成立,主要審理知識產權民事和行政案件,包括專利、職務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技術秘密、計算機軟件等技術類民事和行政案件﹔以及對國務院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政府所作的涉及著作權、商標、不正當競爭等行政行為提起訴訟的行政案件,涉及知名商標認定的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