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快舟”創造我國航天發射最快紀錄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4日電(記者 付毅飛 通訊員 王 旭 陳新勇)11月21日,“快舟二號”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入軌。該衛星由哈爾濱工業大學研制,主要用於各類災害應急監測和搶險救災信息支持。繼2013年“快舟一號”衛星發射成功后,此次發射成功將為“快舟”的后續發展鋪筑道路。
執行此次發射任務的“快舟”小型固體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研制,採用了國際首創的星箭一體化技術,是我國首個具有快速集成、快速入軌能力的小型固體運載火箭,創造了我國航天發射的最快紀錄,使我國航天發射運載工具由液體運載火箭拓展到固體運載火箭,初步具備了空間快速響應能力。該火箭可在自然災害突發,或地面監測和通信系統發生故障時,實現衛星的快速發射和空間部署,及時獲取災害情況信息,為減少災害損失和組織抗災救災創造條件。
“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把一個這麼復雜的系統成功送上天,過去從來沒有過。”航天科工集團董事長高紅衛說。
快速布局的“天眼”
2008年汶川地震,災區與外界交通受阻,傳統地面通信完全中斷。“如果有雙‘天眼’能看清災區該多好。”有人感嘆。
5年后,“快舟一號”衛星使國家快速布局“天眼”變為現實。憑借國際首創的星箭一體化設計,高效參與了多項自然災害應急響應、突發事件地面監測等工作。
2013年9月25日,該衛星成功發射入軌,隨后成為太空中最忙碌的衛星之一。還沒來得及繞著地球轉幾圈,它就接到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的任務:對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發生地震的災區進行成像,為救災提供支持。一個月后,它又對台灣花蓮地震區域的災情評估提供支持,為開展人道主義救援打通道路。
今年3月,馬航客機“失聯”,“快舟一號”在疑似海域上空探查了11.5萬平方公裡,把99景共計54.2GB的數據傳給了中科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和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
雲南魯甸地震災害中,“快舟一號”是我國唯一一顆連續十余天對災區實施天回歸重訪監測的衛星,成功獲取高分辨率震區遙感影像75景,共計56.34GB,全部於第一時間在線分發給各相關業務單位,為地震災害監測及災情評估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該衛星獲取的圖像數據已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監測方面得到初步應用。並監測了小煤窯和小煉油廠分布、融雪型洪水、敏感基礎設施與區域及環境污染源等,為氣象和環境監測等部門提供了信息支持。
由於“快舟”衛星成本可控,在商業發射領域競爭力不凡,將使軍民融合工作向前邁進一大步。目前,研制團隊已為“快舟二號”衛星“下海”做好了准備。
快速響應的火箭
立冬不久的西北戈壁,氣溫已經降到冰點以下。11月21日,“快舟”火箭試驗隊員在濃濃的寒意中迎來了“大考”。
使用方要求在規定天數內實現成功發射,以証明“快舟”快得名副其實。所規定的時間之短,在我國航天發射中史無前例。
“快速發射被列入考核,如果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即使發射成功,也不算完成任務。”任務總設計師說。
為此,項目團隊在“快舟”身上集中了大量新技術、新方法,研制難度陡升。
要想更快,首先要更輕。比如對某一機構的改進上,項目團隊提出了近乎瘋狂的方案,要將其尺寸和重量縮小至原有產品的五分之一。經過近50次試驗調試,他們最終實現了技術和材料的升級更新,並獲得一項國防專利。
重量減了,運載能力還得滿足要求。經院士專家評定,“快舟”火箭的運載系數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為滿足太空環境要求,項目團隊還為“快舟”打造了千級淨化間,每平方米塵埃數少於1000個。液壓用的紅油要多次過濾,擦零件用無紡綢布……人人如同患上潔癖一般。
100多次外場試驗、200多天加班、600多次現場攻關、2000多份技術文件、3000多個參數調校……一長串數據,記錄著我國首支空間快速響應裝備研制隊伍的奮斗軌跡。最終,他們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航天科工有關專家介紹說,“快舟”運載火箭是國家863計劃的重要成果,共有132項專利,可實現快速集成、快速測試、快速發射,並能滿足多種不同應用需求。星箭一體化等多項創新,使“快舟”的運載能力較傳統火箭大幅提升。通過成熟技術和研制流程創新,發射費用大幅降低。
據介紹,目前小型固體運載火箭的國際商業發射服務提供商主要以美國、俄羅斯、歐洲為主。“快舟”火箭較好地實現了成本控制,可以提供更優質、經濟的國際商業發射服務,滿足各類空間應用和科學實驗對靈活進入空間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