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收成。”當前,正是我國秋糧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然而自今夏以來,河南、山東、陝西、內蒙古、山西、新疆等12個省區遭遇較為罕見的嚴重干旱。截至8月18日,旱情已導致農作物受災面積達6589萬畝,其中較為嚴重的河南省秋糧受旱面積已達2310萬畝,山東省受旱農作物達1282萬畝,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
對此,各地、各部門積極行動起來,以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作物新品種等或抗擊旱災,或加強旱情監測,千方百計組織力量進行抗旱,努力減少旱災損失。
新品種有效節水抗旱
“依靠我們自主研發的節水技術,今年有望取得水稻畝產400公斤以上的好收成。”新疆天業農業研究所(下稱天業農研所)農藝師胡成成向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說,經過10年來的不斷實驗和創新,他們自主研發的一件“水稻直播膜下滴灌旱作栽培方法”發明專利在應用中逐步成熟。如今,該技術的推廣種植面積已超過2000畝,水稻畝產穩定在400公斤至500公斤之間,取得了良好的經濟與社會效益。此外,“水稻直播膜下滴灌旱作栽培方法”發明專利還榮獲了第十四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
據介紹,“水稻直播膜下滴灌旱作栽培方法”發明專利可以使水、肥、農藥等通過滴灌帶直接作用於作物根系。由於有地膜覆蓋,該技術大大減少了水分蒸發,特別適合在干旱缺水的地區種植像水稻這樣需水量較大的作物。連續10年來的田間實驗表明,與常規灌溉相比,用該技術在旱地種植水稻可節水65%左右,加上使用了專門配制的氮磷鉀滴灌用肥,可節約肥料50%至60%,綜合經濟效益可提高40%以上。同時,畝產由200公斤、300公斤、400公斤逐步增加到500公斤左右,相當於南方稻區優質稻田的水平。
“目前,全國約有6000萬畝因旱情而減產的水稻田,而滴灌可使用水量從每畝2000立方米減到200立方米,並根治稻田廢水對下游的污染,綜合測算每畝降低成本150元到200元。”胡成成表示,明年將在黑龍江、山東、江蘇等10個水稻產區推廣示范該技術,總面積達到5000畝左右。
8月18日,記者在國家知識產權局網站檢索到,目前已授權或公開的關於“抗旱技術”的中國專利有2790件,其中70%為發明專利,包括從植物生長、灌溉方式、輔助技術等方面進行研發的節水抗旱技術。如某件發明專利可使多種農作物實現有效節水抗旱。田間實驗表明,應用該專利后,畝產量在節水抗旱的基礎上可提高10%至30%。“863”項目“優質高產多抗專用小麥分子與細胞品種創制”的成果已提交中國專利申請32件,以該技術培育的農作物新品種“中麥175”已獲得新品種權,並擁有抗旱、高產、優質的特性,目前已開始逐漸推廣。
近年來,在地方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多個地區因地制宜,節水抗旱小麥、玉米、水稻等農作物新品種研究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在成本下降的同時,為農民增收開拓了空間。
“專利可以為發展抗旱型現代農業、高效農業提供有力的支撐。”中國科學院大學法律與知識產權系主任李順德教授表示,在科技創新的時代,抗旱工作離不開知識產權的支撐。相關研發工作的進展和成果的涌現,體現了各方面對依靠創新與知識產權開展抗旱工作的重視。
“千裡眼”遠程監測旱情
一幅幅照片上,有的像楓葉,有的像“年輪”,有的像“水母”……近日,中國科學院遙感與數字地球研究所公布了甘肅、山東、陝西等旱區的衛星遙感圖象,成為了解旱情的較為直觀、准確的資料和依據。而拍攝這些遙感照片的“攝影師”,就是我國自主研發、擁有知識產權的“高分一號”衛星。
據介紹,“高分一號”衛星包含有自主研發的高空間分辨率、多光譜與大覆蓋面積相結合等大量核心技術的知識產權。與國外同類技術相比,“高分一號”的寬幅多光譜相機幅寬達到了800公裡﹔“高分一號”在具有類似空間分辨率的同時,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對一個地區重復拍照,其重復周期隻有4天,而國外同類衛星的重復周期大多為10余天。可以說,“高分一號”實現了高空間分辨率和高時間分辨率的有效結合。
“通過衛星遙感圖象,在掌握旱情的基礎上才能進行科學決策,制定與實施有效措施,實現科學抗旱。”國家衛星氣象中心遙感應用試驗基地研究員鐘仕全表示,近年來,我國自主研發的氣象衛星、遙感衛星在應對抗旱、防澇等自然災害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了這些“千裡眼”作為決策依據,抗旱更科學、更准確,工作效率更高。
針對旱情,各地應用了眾多抗旱工程、人工降雨等技術,採取多種舉措積極抵御旱災。截至目前,我國利用南水北調東線和中線工程向南四湖應急調水8000萬立方米、向河南省調水2000萬立方米,完成抗旱澆灌面積1.7億畝次。同時,吉林等地開展地面增雨作業,僅8月14日至17日,吉林省發射擁有知識產權的增雨火箭652枚,增水3.9億立方米,在抗旱斗爭中發揮了技術創新的威力。
“必須依靠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才能提高農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加速現代化農業發展的進程。”李順德強調,因此,當面臨干旱等自然災害時,更應當凝聚創新的力量,發揮知識產權的作用,為抗旱提供支撐。(知識產權報 記者 趙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