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要素交易平台又將添丁。日前,南方日報記者隨金交會組委會前往廣東省產權交易集團了解到,廣東省知識產權交易平台年內將正式落地。
據廣東省產權交易集團黨委書記、廣東金融資產交易中心董事長胡軍梅透露,未來,隨著業務的進一步拓展和相關機制的設立,林權、水權交易也將被納入廣東省產權交易集團的要素平台大家庭。
摸索多元化要素平台建設
自去年9月鳴鑼挂牌之后,時隔大半年,廣東省產權交易平台建設已經有聲有色:一方面,包羅了藥品、產權、金融、環境權益等各種要素在內的綜合平台打開了多元化的路徑﹔另一方面,在支持廣東省國資改革和先行先試跨境人民幣業務活動方面,廣東省產權交易集團也走在了全國的前列。記者隨金交會媒體團來到位於時代廣場七樓的廣東省產權交易集團,一探近一年時間裡該集團在要素平台建設上取得的成果。
廣東省產權交易集團創立時間晚於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在成立之初的摸索中,一直在探索著屬於自己的路徑。
據了解,目前該集團旗下擁有南方聯合產權交易中心、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廣東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廣東省股權托管中心、廣東省環境權益交易所、信息服務公司、佛山南方產權交易所,參股廣東省南方文化產權交易所和廣東金融高新區股權交易中心,廣東翡翠玉石交易所和廣東知識產權交易中心也在籌建當中。
2014年是廣東省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向縱深之年,廣東省股權托管中心在混合所有制企業動態監測及統計、規范國資改革方面取得初步成效。
據了解,今年1-5月,廣東省產權交易集團實現各類要素挂牌金額1954.65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31.75倍,營業收入翻了一番,同比增長102.35%。
這僅僅是開始,在跨境人民幣業務、排污權交易試點方面,廣東省產權交易集團也開始“嘗鮮”。
據胡軍梅透露,借助橫琴經濟特區的區位優勢,該集團投資的廣東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已利用在橫琴的兩個項目,探索在交易所內挂牌產品的跨境人民幣業務。
助力國資股權改革
廣東國資體量龐大,在國資改革啟幕的同時,廣東省產權交易集團旗下的廣東省股權托管中心也成為國資改革推進的快刀。
據了解,目前廣東省擁有60家國有上市公司。同時,截至2013年12月底,廣東全省國資監管企業資產總額達40729.69億元,同比增長16.04%,首次突破4萬億元,居全國前三。
截至2014年5月底,在廣東省股權托管中心挂牌的混合所有制項目金額1256.75億元,成交金額4.32億元。目前確定有意向洽談的民企已經有69家。而在這些民企當中,絕大多數的興趣集中在能源、電力、醫藥、礦業等行業上。目前,該中心除了提供整合股權托管、股權確權與股權流轉服務外,新增兩宗股權登記托管及股權多元化實施項目,並向香港主板,國內主板、中小板輸送上市資源。
據胡軍梅透露,有很多混合所有制改革涉及的股權交易項目已在洽談之中。“省屬國有企業對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很重視的,很多企業走到了這一步,改革也是它們自身理性的、主動的選擇。”據了解,每年國有企業拿到該集團的產權交易平台上進行交易的股權數比較穩定,大概額度有300億—400億元。
據了解,廣東省國資改革文件也即將出台,方案的征求意見稿目前已經完成。而廣東省產權交易集團作為省級的國資改革投融資平台,廣東省國資委近期將出台《關於加快廣東省產權交易集團綜合型交易平台建設的指導意見》。
探路跨境人民幣業務
盡管交易所跨境人民幣業務還沒有開始,但廣東省產權交易集團探路的燈光已經打了起來。
據了解,該集團從5月中旬起已開始推進項目,當前已在珠海橫琴選擇了兩個基礎性的項目進行先行先試,並積極主動向人民銀行、外管局等相關部門協調探索項目進行的各個環節如何打通。
這是一個涉及資本項下開放的問題,需要創新突破、先行先試。胡軍梅表示,假如項目在橫琴“走通”的話,將會成為全國在交易所實現人民幣跨境業務的創舉。
“從產品設計和法律配套上有個復雜的過程,需由具體的項目設計及具體問題解決,倒推橫琴跨境人民幣業務及雙向流動機制的政策法規落地。”胡軍梅表示。
據了解,該該集團旗下的廣東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正在跟橫琴相關方面協商,爭取跨境人民幣業務能夠同時享有橫琴當地企業享有的稅收優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