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知識產權

美國就韓國科學家黃禹錫欺詐性克隆研究授予專利

2014年02月24日09:09    來源: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美國就韓國科學家黃禹錫欺詐性克隆研究授予專利

在科隆研究領域,韓國科學家黃禹錫算得上是一個具有爭議的人物。他成功克隆出了數百個動物,其中包括在2005年的第一隻克隆小狗,最近,他正嘗試克隆猛?象。但是他最大的成就之一竟然是一場騙局,這震撼了科學界。在2004和2005年,他的研究小組發表了一篇描述第一個衍生於克隆胚胎的人類干細胞系的論文。但是論文發表當時黃禹錫無法支持他的主張。最終,人們發現他就這一重大突破編造了有關數據。有關論文被駁回,黃禹錫被指控侵吞政府研究經費和違法道德行為。但是這沒有阻止美國專利商標局授予其論文中提到的細胞的專利。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專利商標局批准了黃禹錫基於其欺詐數據的制造胚胎干細胞方法的專利。為什麼呢?主要是因為專利申請人沒有必要証明一項發明能夠實際運作。美國專利商標局的發言人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說專利商標局無法獨立核實所有的專利主張,稱該專利“絕對不是美國政府作出的判斷,即黃禹錫主張的所有專利都是准確的”。他說,雖然美國專利商標局注意到黃禹錫的歷史但在該局確認其專利申請符合美國專利標准后仍批准了該申請。

黃禹錫的專利申請引來了多年的批評。早在2006年,《新科學家》就曾報道黃禹錫的專利申請在相對較寬鬆的歐洲標准下可能取得專利。那時,英國專利局的發言人稱,隻要一個發明並不明顯違背科學規律,如時間旅行,那麼研究對於授予專利權沒有關系。在2008年,澳大利亞確認黃禹錫的申請符合其專利標准,隨后在2011年加拿大也做出了同樣的判斷。據《韓國時報》稱,黃禹錫一直堅稱他的干細胞系確實被克隆出來了,並且這些專利為他的主張提供了論據,即使是無意的。

有人擔心黃禹錫的專利會阻礙相似無欺詐行為的工作。即使其專利后來被判無效,完成法律程序也將是一個昂貴和耗時的風險。但人們對此反應不一。有可能其他科學家會避開進行類似黃禹錫的工作。如果黃禹錫的程序不能取得結果,就很可能沒有人會嘗試進行足夠類似的工作去侵犯他的專利。生物技術專利律師Kevin E. Noonan在接受《Times》採訪時說:“如果黃禹錫的專利是件壞事,那麼它就不會有多大價值。” (編譯自theverge.com)

來源: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網

(責編:王永戰(實習生)、馬麗)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