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知识产权

东莞:知识产权为城市建设注入活力

2013年12月18日08:44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手机看新闻

2010年3月,广东省东莞市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市。3年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广东省知识产权局的指导支持下,东莞市以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契机,深入贯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实现了创建工作、战略实施和强市建设的三位一体,有力促进了全市知识产权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今年11月,东莞市更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新一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的殊荣。

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2010年4月26日,东莞市出台了《东莞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方案》,提出要通过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让东莞成为知识产权强市。之后不久,东莞颁布实施了《东莞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的具体目标——到2015年,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发展机制,使东莞成为创新活力强劲、实施效果显著、保护措施有力、管理体制完善、专业人才集聚、知识产权意识深入人心的知识产权强市。

在政策措施体系建设方面,近年来,东莞市政府颁布了《东莞市知识产权战略纲要(2010-2015年)》《东莞市专利促进实施办法》等一系列政策,不断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同时,该市加快知识产权与科技、经济、贸易等公共政策的衔接和融合,初步形成了具有东莞特色的政策措施体系。

在政府投入方面,东莞市不断完善相关机构设置,先后成立了中国(东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东莞市技术与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等专业服务机构,壮大了知识产权服务力量。同时,该市32个镇街和3个工业园区都设立了知识产权行政管理部门,专人负责各自辖区的知识产权工作。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经过3年多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创建工作,东莞市知识产权事业得到了科学、快速和全面发展,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迎来了知识产权工作高效发展的时期。

在知识产权的创造方面,东莞市逐步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升华。仅在专利方面,2010年至2012年,东莞市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连续3年位居全省前3名。2012年,全市专利申请量2.9199万件,授权量2.09万件,分别比2009年增长53%和62%。2012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5571件,授权量1385件,分别比2009年增长250%和445%,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230件,比2009年增长106%。今年1月至10月,全市累计提交专利申请2.3923万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5215件,同比增长29.89%。

此外,东莞市知识产权运用水平也不断提高,专利质押融资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累计有11家企业通过专利质押获得银行贷款共6597万元。2012年底,东莞市成为国家第二批专利保险试点城市,市政府专门出台了《东莞市专利保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等政策,推动专利保险工作。几年来,东莞市共促成专利交易139项,实际成交2805万元;实施市专利许可24项,成交额约3.61亿元;完成技术合同认定6145份,技术交易额约8.42亿元。值得关注的是,东莞市知识产权局组织开展了LED等9个行业专利预警分析工作,对全市引进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等项目开展知识产权评议工作,建立了家具行业专利信息平台,成立了全市首个产业专利联盟LED专利联盟。

与此同时,东莞还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能力建设。在保护方面,2010年12月1日实施的《广东省专利条例》赋予东莞市专利行政执法权,2012年全市专利行政案件达到70宗,案件量首次跃居全省第3位。在服务方面,截至目前,全市专利代理机构总数达到35家,专利代理人达到88名,专利评估机构达到4家,数量均居全省前列。

可喜的是,通过创建工作,全市形成了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企业群体,目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企业2家,广东省知识产权示范企业7家、优势企业35家,市级专利试点培育企业565家。

“获得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的殊荣,对东莞而言是个很好的契机,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服务经济建设,支撑科学发展,这也是全市知识产权工作的真正使命。”东莞市有关负责人表示。

(责编:实习生王燕、赵竹青)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