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知识产权

文学作品全版权运营 尚在路上【3】

2014年09月11日16:19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文学作品全版权运营 尚在路上

  困境 面临四大问题

  既然意识已经形成,那么文化企业实施全版权战略所面临的困难有哪些呢?

  徐海认为,就目前我国大多数出版社实际情况而言,很难实行全媒体版权运营,其原因就是版权授权情况复杂。他举例说,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推出的《南京大屠杀史料集》是一部海外研究丛书,是权利人经过10年琢磨,反复打造,足迹踏遍世界11个国家的研究成果。8月28日凤凰集团和美国圣智学习集团联合在京启动了在圣智盖尔电子图书馆上线仪式。上线运营涉及了许多很复杂的数字版权问题,如果我们不交付给专业的美国圣智学习集团运营,可能没有底气在全球发行。

  周绚隆则认为面临四方面困难:一是版权意识薄弱导致全版权运营基础不牢。“就目前的中国而言,一是作家重复授权现象非常严重,出版行业的自律也有待加强。同一作品在不同出版社同时出版的现象时有发生,甚至有的出版社明明知道另外一个出版社享有专有出版权,但还是明目张胆地出版,甚至以包装成“文集”的形式变相出版,实际上造成了侵权。有些作者甚至认为同一部作品可以在多家出版社出版,并不知道这违背了专有出版权的原则。重复授权导致版权混乱,让全版权运营成为空谈,根本无法拓展应用。二是授权不全导致全版权运营成为空谈。依照当前的行业惯例,作者授权图书出版时,往往不会将影视改编权、游戏改编权授权给出版社,因为传统的出版社一般只做纸质出版,同样,作者授权影视游戏版权也不会将出版权交给游戏公司。对于纸质出版来说,大部分作家作品版权授权常常分散在不同出版社,甚少有一家出版社能完全代理一个作家全部版权的,这就更谈不上全运营了。三是行业差异造成隔膜,影响版权的横向扩展。比如相对于影视、游戏行业来讲,出版行业的经济规模非常小,双方合作的时候往往出现不平等性,从而使最早获得作品授权的出版社在影视公司和游戏公司合作方面缺乏积极性。由于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是全版权运营的核心基础,是一切资金有效启动的圆点,这种行业之间的隔膜如果不解除,版权横向扩展就会受到影响。四是版权经纪人制在中国还没完全建立,缺少专门的代理机构和专业的运营人才,这是最大的瓶颈。其实任何一个新的发展模式开启前,都会面临人才缺乏的问题,对于全版权的跨媒体版权运营来讲,需要将出版、影视、游戏、教育等行业有效链接起来,充分激活各方面需求,激活不同市场潜力。这就要求有一批既掌握作者资源,又熟悉版权知识,具有市场运营能力的专业第三方代理机构开动相关业务。所以说,我们很希望有传统出版业和影视公司能够合作投资建第三方平台,在未来全版权运营方面能起到更好的带动作用。

  从出版社的角度来看,周绚隆建议:第一,既要注重版权运营问题,还要保持自身传媒的属性不要丢。要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能一哄而上,要有所为有所不为。第二,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做好可行性分析和风险评估。第三,做好人才培养,特别是全版权运营的复合型人才、谈判人才、运营人才,对于传统出版人来讲这是一个弱项。

  我国文学作品的全版权运营虽然听上去很美,但做起来很难。不过,只要走的人多了,必然会形成路。(赖名芳)

上一页
(责编:赵英梓、熊旭)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