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發明“臉基尼”大媽 產品遠銷國外不願申請專利
因發明“臉基尼”一炮走紅的青島大媽張式范最近很忙。被媒體“挖出”是“臉基尼”第一人后,尋找她的媒體一波接一波地走訪了她在青島市市南區經營的游泳用品店。
張式范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青島人,今年58歲。因法國時尚雜志《CR FashionBook》刊發的一組照片讓她又火了一把。這種隻露出眼、鼻、口的防晒面罩轉眼間成了國際上的流行單品,備受追捧。
這種“走紅”,張式范覺得有些出乎意料,卻也淡然。“臉基尼”只是她眾多發明中的一個,從未考慮過申請專利。她說,自己一向低調,這次出來面對媒體,講述自己的發明故事,是因為不滿意有人質疑她不是第一發明者。
設計初衷為“防海蜇”
記者:您當初是怎麼想到要發明這個臉基尼?
張式范:2004年開始,我就開始琢磨。其實,最開始我是發明了水母服。那時在青島的海裡,經常被海蜇咬。被咬之后,常常會中毒,還會留疤。於是我就發明了防止海蜇的“水母服”,2005年開始,我在廣州找了一家工廠生產。
后來發現,水母服能夠防護身上,卻很難遮住臉。不少人臉上被咬,留下個疤,很難看。然后,我仔細觀察了潛水帽和滑雪帽。我覺得可以把兩者結合起來,設計成最初的面罩。
記者:第一批貨的打版樣留作紀念了麼?
張式范:哎呀,可惜了,誰知道現在這麼紅,當時用完就扔了。
記者:當時的銷售價格怎樣?
張式范:2006年賣35元一個,因為價格很貴,所以銷量不太好。很多人不願意花這個錢,就回家用泳衣料子自己做。
產品不打算申請專利
記者:您其實一直在做一些創新?
張式范:是的,我自己總結了幾個第一。我是第一個賣水母衣的,也是第一個在網上售賣的,冬泳手套、冬泳襪子也是我最先創意的。現在做的臉基尼,我也在不斷改進。現在已經是第三代產品了。
記者:您之前是做設計工作的麼?
張式范:很久以前短暫學過裁縫。之后一直做會計工作,2006年內退后,才到老伴經營的水上運動器材公司工作。
記者:您做的這些發明是否已經申請專利?
張式范:我沒打算過申請專利,我覺得申請之后,用的人就少了,我也還要天天花時間去保護,還不如讓全世界的人都來用。
記者:正是因為沒申請專利,現在也有人說這些不是您設計的?
張式范:這讓我非常生氣。之前,我隻在2013年接受過德國一家電視台的採訪,因為我一直很低調。其間一直有媒體要來採訪,都被我拒絕了。
不看網上評論不怕被黑
記者:您現在不可避免地紅了,但其實網上的聲音也有很多,還有人“黑”臉基尼,把它當作笑話看,您有收到過這樣的嘲弄麼?
張式范:我眼睛不好,連短信也不會發,更不要說上網了。所以網上的信息,我都不知道。但我接觸的人,都沒有對我嘲笑的,他們覺得習以為常。
記者:最開始的報道中,說臉基尼把小孩嚇哭過?
張式范:哈哈,說看起來像搶銀行的麼?我們做的第一代產品,中間的鼻子是一個空洞,有點嚇人,但現在已經做了改進,第三代產品,非常有時尚感了。但是現在在海邊看到很多人戴的面罩,是自己在家改做的,還是第一代產品的樣子,確實有點影響美觀。
社會學專家:
對大媽應多些包容少些嘲笑
對於網上有網友嘲笑戴著臉基尼的大媽,中山大學社會學教授王寧認為,這是個人觀點的抒發。任何一種新的東西出來,人們會有某種情緒反應,這是很正常的,無所謂對錯。
對於中國大媽,有的網友為其貼上低智、可笑、自私的標簽,王寧認為這就有點過分了:“人們可以不喜歡一個產品,但不能去抨擊一個人,不能進行道德攻擊。網友對大媽的評價應該是形成了一種刻板印象,臉基尼也沒有必要和大媽聯系起來。個人可以不喜歡這個產品,但不要把它引申到對那個人本身的侮辱,也沒有必要把大媽刻板化,因為還有大叔、大爺。”
而對於刻板化現象,王寧認為:這雖然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但同時我們還應該多一些理性思考。王寧提倡:我們應該相互尊重彼此的權利,多一些包容,多一些理解,少一些謾罵。
時尚界專家:
“臉基尼”是怪誕不是時尚
對於“臉基尼”大媽的面罩闖入了西方的時尚界,廣東省模特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姜茂林覺得這樣的一個造型是完全不符合專業審美要求和標准的。他表示:“這個造型太怪異,很怪誕的,這個不是一種藝術的創新,完全是創造一種新奇的東西出來吸引人的眼球,不算是創意。”
法國時尚雜志《cd fashion book》拍了一組臉基尼的宣傳照,姜茂林覺得這並不表示雜志也認可了這種審美。雜志的宣傳照,有種對怪誕美學的追求在裡面。
他認為:跟臉基尼大媽相比,這組照片是升華了的,所選用的是年輕的模特,對面罩有所改良,這樣拍攝出來的照片就是藝術作品。因為藝術、時尚潮流很多就來源於生活。不能說照片就是引用了臉基尼,而是有所創意和美化了。而且從功能上來說,可以有很多方式去防晒,這個方式並不美觀。
對於網友採取嘲笑的態度,姜茂林覺得這些網友應該對大媽多一些理解,“大媽這樣年齡層次的人,可以有她們這個年紀應有的精神面貌。這些網友就像評論廣場舞一樣進行負面評價,這樣就不太理性了”。
不過,他並不覺得這些網友的評價有嘲笑口氣是一種社會人文關懷的缺失,他認為,這也只是一種個人態度而已。
他說:“其實很多藝術都是小眾的,不是大眾,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這只是這些老年人的一種個性表達,本身也沒有什麼不好。她們就是怕晒,自己想了個辦法。只是她們這次偶然出現在了大眾視野裡,造成了社會影響,包括審美或者怪誕形象的影響,使得有些人去效仿而已。” 文?記者杜安娜 實習生張瑩姍、譚璇璇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