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发现,近日来多家影视、传媒公司也在积极申请注册声音商标,欲抢占市场先机。“重庆多档影视节目就曾被抢注成其他类别的商标。如今声音可以注册成商标了,立马就有不少当地影视传媒企业前来咨询。”袁野告诉笔者,由于影视栏目的受众群体大、影响力大,之前《天天630》就被个人注册成了冰箱、电扇类别的商标,《冷暖人生》也被外地企业申请注册成了服装商标和家具商标。这一次,重庆广电集团早早就着手为旗下的新闻、广播等栏目注册声音商标。
笔者了解到,除了重庆广电集团外,还有多家电影院和广告公司前来咨询申请声音商标的相关事宜。据了解,这些公司涉及视觉设计、企业形象设计、微电影设计拍摄等,都是对声音、声效较敏感的企业。袁野表示,从企业角度出发,声音商标的立法保护,给了企业区分同类企业以更多的选择方式。影视传媒企业可以通过独特的片头音乐,占领消费者的耳朵,从而增强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独特、优美的广告语诵读音,让人津津乐道,这会加速企业产品和品牌的传播。
注册声音商标须授权
公众熟知的文字、图形等传统商标的申请原则是查查字典、选几个好听的词汇去申请,只要不是中国、北京等地名或不文明用语等法律禁止的,而且未被其他企业注册成商标的,都可申请注册。而声音商标则必须是已被使用过,并在公众中能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且此声音必须是独特的。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局长许瑞表认为,对声音的审查比较严格,也会很难。这个声音得是通过大量使用具有显著性的、成为受众习惯性的声音,此外还有公众非常熟悉的背景音乐、企业歌曲主要旋律等都有可能申请商标。比如大家都熟悉的《新闻联播》开始的那个音乐,一听到它,就知道这个节目要开始了,这就是区别于其他不同的声音。如果它被企业注册成声音商标,其他商家、网站未经授权就把这个音乐制作成手机铃声、其他背景音乐供公众下载使用,就侵权了。商标申请人就可以要求工商部门查处制止这种行为。
孔祥鹏告诉笔者,未来对于声音商标的审查会注重对“事实显著性”的判断,那些不具备或者仅仅具备潜在显著性的声音可能不会轻易被授予专用权。也就是说,当某些声音在消费群体中当然的与商品服务提供者对应起来时,才能够被核准注册为声音商标。
观点
提高声音商标的认知度是关键
原创音乐人王斌表示,由于目前大多数企业对于商标的认知程度,仅仅停留在图像、文字上,还没有意识到声音对于企业品牌辨识度的意义。实际上,声音商标比图片、文字所覆盖的人群更广,比如盲人在看不到任何图像的情况下,通过声音便可以清晰地辨别出品牌类型。音乐商标化能否给从业者带来新商机主要还依赖于企业对于声音商标这一新事物的重视程度。
(邓舒馨)
链接
气味、触觉或将加入商标家族
随着商品服务的极大丰富,仅仅依靠可视性标识区分不同的提供者已经不能满足品牌经营和消费的需要了。嗅觉、味觉、触觉等类型商标,全方位多维度地展示了企业的品牌内涵。近10年,汽车工业已经从单纯地研究“新车气味”向更全面的品牌战略发展。早餐麦片专家家乐氏也不再依赖麦片天然的松脆声,而是成立了专门设计声音的实验室。
重庆西南商标事务所副所长袁野认为,今后,气味、口感、触觉等感观也有可能被纳入商标申请范围。企业可提早关注和培育相关具有显著特质的标志,以便能够在第一时间注册商标,从而更好地保护、推广自身品牌,让品牌“活”起来。随着未来技术手段的发展,各种感观符号都将会逐步演化为商标保护的客体。
沈阳慧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的孔祥鹏律师表示,在未来,传统可视性商标仍然是不可替代的;非传统商标会作为对传统商标的重要补充和延伸,陆续出现在消费者的视野当中。
(邓舒馨)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