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簿公堂,双方都得摆事实、讲道理。上海智臻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本案代理律师袁洋昨晚在接受中国之声新闻纵横采访时列举了两大应诉理由:
袁洋:第一个就是小i机器人,它这个人机智能对话技术04年就有了,而苹果的siri09年时候收购了一家人机对话的公司,推出siri的功能,所以谁先谁后非常清楚,包括iphone手机也是06年之后才出来的,这个肯定比小i这项技术要晚。第二,当时这个技术发明出来肯定不是用在智能手机上,并不能说技术不是你的,你用不上,你就认为说你可以不付费,这个是没有道理的。
苹果一方则认为,自己的Siri是一种智能私人助理,能够帮用户办到各种想办到的事情;而小i机器人是以聊天、游戏为主,两者完全不同,没有可比性。苹果公司还认为,智臻公司的所提到的涉案专利保护范围难以确定,并且这项专利中列举的特征在Siri中都找不到。双方可谓是针尖对麦芒,互不相让。
其实,苹果公司一直热衷于申请各类专利。比如说苹果将自己产品外观申请了“矩形专利”,要求自己其他的竞争对手正面不应使用矩形、圆角或者扁平的造型,显示屏最好是正方形而不是长方形。这意味着,任何一台非苹果的手机都面临着诉讼的风险。
正是这样对专利的疯狂追捧,使得近些年苹果公司在世界各国都燃起了“专利之战”,现在又轮到中国企业。所以,有人认为苹果这次起诉国家知识产权局是霸气十足、无理取闹,不过,知名IT与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则认为,这只是苹果合情合理的应诉策略:
赵占领:这个和外部企业关系不是很大,和起诉不起诉中国政府关系不是很大。从诉讼角度来讲,它是为了牵制对方所提起一个侵权指控的诉讼来采取另外一个诉讼,这个一个基本的策略,在专利权,专利之战里面很常见,非常普遍的现象。
赵占领还说,siri的命运要等上海的专利诉讼和北京的行政诉讼两起案件结束之后才有定论。但是,无论结果如何,可以预见的是,此案将会影响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拿起知识产权的武器来进行商业竞争,尤其是一些在华外资企业。因此,当中国企业遭遇知识产权纠纷时,也应该临危不惧、用法律的武器予以还击。(记者张棉棉)
上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