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中國科技事業加速超越

李 貞 時宏強 張雅凌
2018年06月05日08: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科技事業加速超越

中國航天員在天宮二號艙內進行艙內程序訓練。

黃思予攝(新華社發)

5月19日,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三號原型機首次亮相世界智能大會。

李勝利攝(人民視覺)

6月2日,中國超級鑽機“地殼一號”宣布以完鑽井深7018米創亞洲國家大陸科學鑽井新紀錄。

新華社記者 許 暢攝

在吉林長春中車長客高速動車組制造中心,幾列“復興號”動車組列車在進行裝配。

新華社記者 張 楠攝

“中國要強盛、要復興,就一定要大力發展科學技術,努力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5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中這樣說。

進入21世紀,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密集活躍的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面對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我們抓住了可能“同頻共振”,抓不住就會“擦肩而過”。

習近平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總結我國科技事業發展實踐,觀察大勢,謀劃全局,深化改革,全面發力,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的科技事業密集發力、加速跨越,這些“歷史性成就”令國人自豪、令世界矚目。

堅持中國特色自主創新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近年來,中國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在航空航天、電子信息、裝備制造等領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日益成為重要的全球創新大國。

2017年4月20日,中國自主研制的首艘貨運飛船天舟一號成功發射升空,並於4月27日成功完成與天宮二號的首次推進劑在軌補加試驗,這標志天舟一號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為構建天地往返系統,建設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站、搭建開放的國際太空科研平台鋪平了道路。

“一分鐘計算能力相當於72億人同時用計算器不間斷計算32年”,國家超級計算無錫中心主任楊廣文這樣介紹採用國產芯片制造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2017年11月14日,“神威·太湖之光”第四次榮登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第四十九期)榜首。17日,基於“神威·太湖之光”系統的應用“非線性大地震模擬”再獲此領域內最高榮譽“戈登·貝爾”獎,實現了中國高性能計算應用在該獎項上的蟬聯。中國超級計算機在性能和結構上已經走在世界前沿。

2017年6月25日,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中國標准動車組被正式命名為“復興號”,並於6月26日在京滬高鐵正式雙向首發。“復興號”中國標准動車組標志著中國高速動車組技術全面實現自主化、標准化和系列化。

“墨子”傳信、“神舟”飛天、高鐵奔馳、“天眼”探空、“北斗”組網、超算發威、大飛機首飛……近年來,中國抓住科技革命的難得機遇乘勢而上,一批世界領先的科技成果不斷涌現。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排名升至第22位,成為唯一進入前25名集團的中等收入經濟體。“中國的創新指數排名持續攀升,折射出中國創新‘含金量’的提升。”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李順德表示。

2017年,中國國內企業有效發明專利5年以上維持率達到70.9%,較2016年提升3.4個百分點﹔國家知識產權局共受理PCT國際專利申請5.1萬件,同比增長12.5%。其中,4.8萬件來自國內,同比增長12.5%。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劃分的35個技術領域之中,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高於國外來華發明專利擁有量的達30個,僅在光學、醫學技術、發動機、音像技術、運輸等5個領域與國外存在微弱差距。

“科技創新的主動權實際是國家發展的主動權。面對機遇和挑戰,我們要堅定不移走自主創新道路,以‘鼎新’帶動‘革故’,打通從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通道。”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元喜說。

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從點的突破,到系統能力的提升。中國正憑借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日益崛起為世界創新版圖中的“重要一極”。

融入全球科技創新網絡

“科學研究進入大科學時代,許多問題的范圍、規模、復雜性不斷擴大,已遠遠超出單一國家的承受能力,使國際大科學合作成為一種必然。”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司長葉冬柏說。

科學是人類共同的事業,科學技術是世界性的、時代性的。面對事關人類發展前景的共同挑戰,中國始終高度重視與相關國家構建合作共贏的伙伴關系,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惠及其他更多國家和人民,為解決世界性重大科學難題貢獻了許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5月28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的中國空間站國際合作機會公告發布儀式上,中國正式向世界發出邀請:歡迎世界各國利用未來的中國空間站開展艙內外搭載實驗等合作,中國空間站不僅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

“這是歷史上此類項目首次向所有聯合國會員國開放!”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主任西莫內塔·迪皮波認為,中國空間站的國際合作項目將促進人類對空間科技應用的認知,幫助各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進入太空。

2013年5月,中非聯合研究中心正式成立。5年來,中科院17個研究機構每年會派50多名科學家來到非洲進行合作研究,中方派駐肯尼亞的科研管理團隊也為研究中心的運營作出了重要貢獻。

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科技創新,中國也在積極參與和主導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工程。

2月27日,“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曼谷國際卓越中心在泰國首都曼谷成立。“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由中國科學家牽頭組織、聯合國際專家於2016年正式發起,全球共設有8個國際卓越中心,分布在亞洲、歐洲、非洲和北美地區。目前,“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已有48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加,並向全球發布《數字絲路科學規劃書》,為服務全球可持續發展和“一帶一路”建設做出了卓越貢獻。

“‘數字絲路’正不斷在國際范圍內得到認可。”“數字絲路國際科學計劃”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郭華東表示,“數字絲路”服務美麗中國和“一帶一路”建設,將為促進沿線國家數字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人才是創新的第一資源

“家人以后終於不用年年辦簽証了,真是解決了我們的大問題!”國家“千人計劃”專家、人工晶體高科技企業愛博諾德創始人解江冰激動地說道,自己的家人再也不用因為外籍身份而需要頻繁地申請簽証,節省了不少時間和精力。

這得益於今年2月27日,中央組織部、科技部等中央和國家有關部門會同北京市委、市政府,聯合印發的《關於深化中關村人才管理改革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引才用才機制的若干措施》。該文件允許中國籍高層次人才的外籍配偶及子女,通過直通車程序申請永久居留,並在開放國際人才、引進使用等四方面提出了20條改革舉措,為國際人才進得來、留得下、融得進、干得好創造了政策條件。

解江冰一家“苦惱”的迎刃而解只是中國滿懷誠意廣納天下英才的一個縮影。

創新之道,唯在得人。黨的十八大以來,人才隊伍建設得到高度重視,中國正在實行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同時,中國對人才的吸引力也在持續增強。例如,中國實施重大人才工程,“千人計劃”已累計吸引國外各類高端人才7000余人,“萬人計劃”已累計支持2500余名各類創新人才、青年拔尖人才,每年有60多萬人次的境外專家來華工作。

美國《福布斯》雜志在2018年3月的一篇報道稱,“中國日益成為吸引全球人才的中心,不斷推出利好政策,吸引外籍人才到中國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選擇一畢業就回國﹔許多人放棄在華爾街或硅谷的不菲收入,奔向北上廣深。”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如何用好、用活科技人才同樣不容忽略。

近年來,中國不斷完善科技人才評價機制和激勵機制,打破約束科技工作者的條條框框,努力不讓繁文縟節把科學家的手腳捆死了,不讓無窮的報表和審批把科學家的精力耽誤了。2017年,《關於深化高等教育領域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若干意見》正式發布,擴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權,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的人財物支配權和技術路線決策權。今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對現行人才評價標准進行系統科學分類,對不同類型人才不再是“一把尺子量到底”。

“我在實際應用方面做出的成果,也在評價上有了體現,比以往更靈活了。”西安交通大學教授溫廣瑞認為,人才分類評價改革讓一些科研人員不必再“追著論文跑”。“比如在我們學院,就將人才評價分為‘三個面向’——面向國際學術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這對於科研人員各展所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中國也注重培養造就一大批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水平的領軍人才,把握住制勝未來的先機。例如浙江實施“青年科學家培養計劃”,從高校、科研院所遴選青年科技人才到重點企業研究院工作,保留原單位待遇,企業向青年人才發放每年不少於5萬元的工作津貼。寧夏銀川通過實施“千名青年人才成長工程”“363人才培養計劃”等系列本土人才培養工程,不斷激發本土人才活力。

“人才是創新發展的第一資源。”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將繼續創造良好的條件,讓聰明才智和創造潛力競相迸發﹔將加強人才激勵,提高廣大科技人員的獲得感,下大力氣引進國家急需的高精尖緊缺人才,加大對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

制圖:潘旭濤

(責編:龔霏菲、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