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倡導創新文化 推動產業發展

2018年03月22日08:31 |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小字號
原標題:關於創新文化,我們需要了解這些

編者按:創新創造催生創新文化,創新文化激勵創新創造。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大力培育和發展創新文化,進一步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和氛圍。代表委員們表示,中國要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應當把科學精神和創新文化建設融入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中來,要在全社會倡導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理念,全方位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的濃厚氛圍。

創新文化是一切創新創造的精神源泉,是創新驅動發展的根基。一切創新活動離不開創新文化的支撐和引領。

“我們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興盛,凝聚起實現民族復興的磅礡精神力量。”政府工作報告擲地有聲,抒發了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昂揚斗志。對創新文化的高度關注和著力倡導,是推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不竭動力。代表委員們表示,中國要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應當把科學精神和創新文化建設融入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建設中來,要在全社會倡導求真務實、勇於創新的理念,全方位營造尊重知識崇尚創新的濃厚氛圍。

倡導創新文化 推動產業發展

“過去5年來,我國在載人航天、深海探測、量子通信、大飛機等領域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高鐵網絡、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引領世界潮流。”全國政協委員、西安市副市長方光華表示,創新正在改變生產生活方式,也在塑造中國經濟增長格局和中國形象。中國進入新時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國家的創新潛力將得到更加充分的釋放。

創新離不開文化的熏陶。方光華表示,創新文化的核心是價值觀正確、正能量大,同時要善於從本民族思想傳統中汲取力量,並對其他文化抱有強烈的好奇心。今年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對這方面有安排,也加大了投入力度。希望以后更加重視厚植創新文化,在民族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展示、當代文化創新探索,以及中華文化對外交流方面,取得顯著進展,使民族創造力爭相迸發,不斷書寫民族復興的精彩華章。

而在全國人大代表、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謝國明看來,倡導創新文化是順應時代潮流和創新發展規律,應對挑戰、實現創新發展的必然選擇。

“倡導創新文化,要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來認識,從中國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高度來認識,從繼承發揚民族優秀傳統和吸收外來優秀文化的高度來認識。” 謝國明表示,在創新全球化的今天,經濟競爭的實質就是文化的競爭,自主創新能力、文化軟實力成為國家競爭力的核心,知識產權成為財富的最大源泉。因此,對於我國而言,對內倡導創新文化、營造良好輿論氛圍和營商環境,對外講好知識產權故事、傳播知識產權價值,是樹立良好國家形象、傳播核心價值觀不可或缺的工作。

作為來自企業的全國人大代表,小米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雷軍更是對科技創新的重要意義有著深刻的感觸。“放眼全球,世界各國都在積極通過創新來獲得發展新動力。創新是人類進步的源泉,是國家興旺的核心動力,而設計力則是創新不可缺少的構成部分。以創新為導向推動設計業發展,是建設制造強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全國兩會“代表通道”上答記者問時,雷軍提出,要全面提升中國制造的品質,就要努力打造具有世界級聲譽的中國品牌,而知識產權密集度極高的設計力則是全球領先品牌的共性﹔需要在全社會強化對設計意識的培養,以創新設計引領制造業升級。

營造良好氛圍 建設創新中國

創新創造催生創新文化,創新文化激勵創新創造。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大力培育和發展創新文化,進一步營造鼓勵創新的環境和氛圍。

“在歐洲國家的城市公園中、大街上,隨處可以看到歷史人物的雕像,這其中既有豪情萬丈的革命領袖、民族英雄,也有成績斐然的科學家,可以身臨其境地使人感受到尊重知識、崇尚創新的文化底蘊。”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法學所研究員馬一德認為,這些公共雕塑在裝點城市生活的同時,在全社會潛移默化地營造了崇尚創新的文化氛圍,這是倡導創新文化的重要手段。

新時代的中國,高鐵四通八達、橋梁飛架南北,“玉兔”奔月、“蛟龍”探海、“天眼”“悟空”傲視蒼穹、“墨子”“北斗”遨游太空……在馬一德看來,這些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創新成果是培育和弘揚創新文化的最好載體,“持續性地創新不僅僅在於科研硬件或制度軟件,而是在於文化軟實力——崇尚科學、追求創新的文化環境是影響社會進步最深刻的因素,是科學家創造力最持久的內在源泉,是人類不斷尋求超越的最持久動力。”馬一德建議,在國家級創新園區設立中外杰出科學家的雕像,宣揚其生平事跡,讓創新者的光榮與夢想永世流傳,充分體現尊重科學、崇尚創新的文化導向﹔通過多種方式,開發有效宣傳創新文化的科技場館、虛擬體驗場館、影視作品播放平台,大力宣傳科學家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鼓勵科技企業、社會團體或個人等社會力量創辦私人科普館、博物館、創業咖啡館,推動科學基礎設施向創客開放,激發全社會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

在創新過程中,既沒有成功經驗可以借鑒,也沒有既定模式可以遵循,犯錯失敗在所難免,這也是創新活動中最大的風險。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集團公司高級專家達建文看來,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全社會需要對創新活動具有包容性和寬容性。

“要倡導敢為人先、敢冒風險、寬容失敗的新風尚,既要重視成功,更要寬容失敗。使一切有利於社會進步的創業創新的願望得到鼓勵、行動得到支持、成果得到尊重,形成創業創新光榮的鮮明導向。” 達建文表示,隻有催生富有理性、活力和創新意識的科學文化精神和創新氛圍,才能實現蓬勃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才能成就常態化、規模化的科技創新。

代表委員們的真知灼見,承載了全國人民對創新文化的孜孜以求。相信通過全社會共同倡導創新文化的努力,必將激發全國人民強大的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形成創新活力競相迸發、創新源泉不斷涌流的生動局面,為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強大支撐。(孫迪 竇新穎)

(責編:王小艷、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