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文創版權 看大咖教你

網文抄襲、創意剽竊、設計模仿……在如今這個IP經濟盛行的時代,到處都是山寨、抄襲,不少原創者的產權受到侵犯。不僅如此,很多創客們在創業路上也遭遇到產業版權方面的問題。3月15日下午,U創產業園舉辦版權分享沙龍,市版權保護中心副主任、知識產權研究會常務理事王京來到現場,為創客們分享如何給作品加上保護傘。
“該作者全玉璽的系列維權可概括為‘一圖鮮,吃遍天’,因為這一張圖已為他個人帶來超過30萬元的版權收入,維權的方式有兩種:協商和訴訟。”活動一開始,王京便為現場的創客們分享了全玉璽“重慶夜景”照片系列賠償案例。王京說,版權就是文創企業或創作們的核心資產,一旦某個作品、產品或IP形成“爆款”,將會給權利人帶來源源不斷的效益,體現出了版權的高附加性和無窮復制性。無論是自己經營還是幫別人“做嫁衣”(廣告設計代理等)均不能侵權,否則“得不償失”。
在介紹完版權的基本知識后,王京又對版權歸屬、版權登記、版權糾紛和侵權的處理等作了詳細解讀。“我們公司是甲方,如果乙方提供給我們的方案存在抄襲怎麼辦?”“公司團隊創作出來的作品,應該屬於公司還是員工個人,這種產權歸屬問題應該如何解決?”在沙龍上,創業者們拋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王京均一一作答,為創客們解決疑問。現場,創客們聽得十分認真,紛紛表示此次沙龍干貨滿滿,對自己今后的工作大有幫助。
一、版權受到哪些限制?
為了在保護作者正當權益的同時,協調好作者與使用者的關系並兼顧社會利益,所以對版權給予了一定的限制。
1.時間上的限制
①作品的作者為公民,版權的保護期為作者有生之年加死亡后50年。②法人、非法人單位的作品,版權的保護期為50年。
超過以上時限,版權不再受保護。
2.權利上的限制
在某些情況下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為合理使用,不對版權所有者造成侵權,同時無須經作者許可,也無須向作者支付報酬。合理使用范圍主要包括:①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②報道時事新聞﹔③為教學或科研,少量復制﹔④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合理范圍使用﹔⑤圖書館、紀念館、博物館為陳列和保存版本使用﹔⑥免費表演﹔⑦對陳列展覽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和錄像。
二、版權保護的作品有哪些?
著作權法對受保護的作品隻有一個要求,內容上必須具有獨創性(獨立性,創作性),不是抄襲或剽竊他人的。
三、如何防范版權風險?
版權主要風險點:署名和權利歸屬糾紛﹔使用他人作品未經授權﹔使用盜版軟件侵權。
措施:①加強學習,提高意識,防范風險﹔②完善勞動和工作合同,明確署名和權利歸屬﹔③建立工作制度,核查權利來源,簽訂授權合同。(李微)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