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用知識產權寫就“致富經”

2018年03月19日08:40 |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小字號
原標題:用知識產權寫就“致富經”,瀾滄馬鈴薯、昭通蘋果“紅了”!

編者按:今年的政府報告中再次提出“加大精准脫貧力度”。通過有效保護當地農產品的專利、商標,以及植物新品種、地理標志、農業生物遺傳資源等方面的知識產權,越來越多的貧困地區打出了像瀾滄馬鈴薯、昭通蘋果這樣的特色農產品金招牌。這樣依靠創新的精准扶貧經驗十分值得我國其他貧困地區借鑒學習,或將成為到2020年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有效路徑。

碩大的馬鈴薯、紅彤彤的蘋果,在全國兩會代表通道上,全國人大代表朱有勇、郭大進分別帶來了脫貧攻堅的成果。

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作為一名中國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在雲南省瀾滄縣一個小村子進行駐村扶貧,他的團隊把冬季馬鈴薯無公害超高產技術拿到當地進行轉化,2016年示范推廣了100畝,每畝平均產3.1噸,賣價3000塊一噸,一畝地農民就收入9000塊錢。2017年推廣了2000多畝,接下來兩年他們計劃推廣3萬到5萬畝,把冬閑田變成效益田、脫貧田。在雲南昭通,昭通蘋果種植從最初的158株果苗發展到現在的40萬畝、產值30億元,帶動了30萬群眾增收。在“互聯網+"時代,先進的互聯網技術成為昭通蘋果走向全國的有效途徑。如今,昭通種蘋果、群眾做電商,一張路網讓全國都能品嘗到來自雲貴高原的饋贈。身為雲南省昭通市委副書記、市長的郭大進興奮地說:“紅蘋果變成了金蘋果!”

脫貧攻堅是場硬仗,事實証明,隻有結合當地實際做好精准扶貧等一系列工作,最大限度地提高貧困村、貧困群眾的造血功能,在加速農業科技創新的同時,將創新成果轉化為知識產權,將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才能治窮病、拔窮根。

今年的政府報告中再次提出“加大精准脫貧力度”。通過有效保護當地農產品的專利、商標,以及植物新品種、地理標志、農業生物遺傳資源等方面的知識產權,越來越多的貧困地區打出了像瀾滄馬鈴薯、昭通蘋果這樣的特色農產品金招牌。這樣依靠創新的精准扶貧經驗十分值得我國其他貧困地區借鑒學習,或將成為到2020年實現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有效路徑。(李倩)

(責編:王小艷、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