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為時代添活力 向質量要效益

2018年03月05日08:00 |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兩會】為時代添活力 向質量要效益

編者按


  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也在持續關注著高質量發展與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的相關問題。


  站在新的發展起點上,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我國也正加快由知識產權大國向知識產權強國的轉變,在創新驅動發展的路上行穩致遠。


  “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黨的十九大報告為新時代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知識產權為創業創新增添生機活力,為創新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在今年全國兩會開幕之際,就讓我們與本報特派記者一道,傾聽代表委員對於新時代知識產權工作的“心聲”。


營造氛圍 厚植創新文化沃土

核心要點:

  在創新全球化的今天,社會各界已形成這樣的共識:文化是明天的經濟,經濟競爭的實質就是文化的競爭。推動高質量發展涉及諸多方面,能否培育良好的創新文化是重要基礎。培育創新文化的過程,其實也是社會公眾普遍了解科學、提高科學文化素養的過程。因此,隻有讓創新文化深入人心,才能加速科技進步,增強國家創新能力,建成世界科技強國。進入新時代,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創新文化要傳承發展,就要與現代社會基於知識產權制度的創新文化有機契合。

觀點: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吉狄馬加,擅長用優美的詩歌記錄和傳揚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他也積極為倡導創新文化鼓與呼。“在全球化、網絡化的時代,要使自己民族的文化仍保持活力、能保持獨立傳承,同時又能和別的文化進行平等的、高水平的交流和溝通,這就要讓中國當代文化和傳統文化有機融合起來。”吉狄馬加表示,倡導創新文化和傳承弘揚傳統文化相輔相成,我們要把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更好地提煉出來,讓傳統文化更具現代性,才能更好地與世界溝通交流。


  在藝術領域,創新文化也引發熱議。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葉小鋼表示,在當前音樂事業大發展大繁榮的喜人形勢下,音樂產業也面臨新的挑戰、新的機遇。音樂工作者不應回避矛盾,必須以高度的文化自覺和歷史責任感完成音樂產業的薪火相傳,知識更新以及音樂理論、創作和表演的更新換代。要在音樂創作、音樂表演及音樂教育工作中,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努力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並尊重文化作品版權,營造健康有序的音樂環境。


  全國人大代表、人民日報社原副總編輯謝國明認為,要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從中國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高度、從繼承發揚民族優秀傳統和吸收外來優秀文化的高度來認識倡導創新文化的意義。“知識產權保護,總體上是一個外來概念。我們既以開放包容的胸懷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也要積極吸收消化外來優秀文化,為我所用。”謝國明表示,大力弘揚“尊重知識、崇尚創新、誠信守法”的知識產權文化,不僅有助於營造公平競爭、誠信經營、創新發展的市場經營環境,也有助於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發展中國特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


激勵創造 推動實現量質齊升

核心要點: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的興起,新技術突破加速帶動產業變革,對世界經濟結構和競爭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其中越來越多地體現為包括專利在內的知識產權方面的競爭。強化知識產權創造,已成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客觀要求。激勵創新主體的創造熱情,應當按照質量取勝、數量布局的思路,有效提高知識產權的技術供給水平和質量,努力提升對經濟的技術供給水平,不斷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觀點: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全國政協委員、天津市知識產權局局長齊成喜認為,知識產權作為創新的原動力,是創新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紐帶和橋梁。黨的十九大的召開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譜寫新篇章發出了時代最強音,也預示著我國即將迎來改革開放40年后又一更具熱度的創新之春。“我們要著力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提高知識產權綜合實力,助力國家創新驅動發展。”齊成喜表示。


  在科技部近日發布的《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17》中,廣東首次躍居第一位,其中企業創新、創新環境、創新績效3個指標的優勢十分明顯。這樣的好成績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王瑞軍倍感欣慰。但知識創造、知識獲取等二級指標與創新潛力后勁等指標均較為落后,這讓他清醒地認識到,必須進一步提升創造質量和創造水平。“我們要進一步整合創新要素、創新資源,使綜合性的政策形成集聚效應。要對高新技術‘樹標提質’,從數量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王瑞軍表示。


  加大科技投入、強化創新創造對於企業而言更是其佔領市場、贏得競爭的關鍵。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劉強東表示,將通過加大研發投入、鼓勵內部創新等諸多手段,打造一個面向未來的包含智能商業、智能金融和智能保險在內的智能商業體,並通過技術開放和產業賦能,幫助京東平台上的合作伙伴以及全社會共同實現產業升級,為中國經濟繼續保持穩健成長提供澎湃動力。劉強東認為,通過科技創新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企業注入新動能已經成為了大家的普遍共識。國家需要出台更多的政策,扶持和鼓勵以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技術為代表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布局,推動相關技術盡早盡快應用於商業領域,保持我國企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在事關民生的農業領域,提升創新質量的呼聲同樣熱切。全國人大代表、遼寧丹東農科院玉米所研究員王作英,將聯合多位人大代表在今年全國兩會提交一份名為《提高玉米種子質量標准》的議案。她關注到,隨著玉米播種技術的進步,現在通行的機械化單粒點播對玉米種子出芽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有的出芽率不低於85%的國家標准已不能滿足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的要求。“標准的制定需要與時俱進,汰劣留良,才能推動農村經濟高質量發展,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


嚴格保護 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核心要點:

  產權保護特別是知識產權保護是塑造良好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知識產權作為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和國際間經貿往來的基本規則,日益成為營商環境的重要構成、企業發展的戰略資源和競爭力的核心要素,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如何進一步嚴格知識產權保護,促使創新生態“活”起來、營商環境強起來,也成為代表委員們關注的焦點。

觀點:

  近年來,伴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引進外資以及企業“走出去”,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具有了更加重要的現實意義。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的不斷涌現,讓知識產權保護成為創新的“必需品”。


  “作為創新型醫藥企業,我們很慶幸趕上了中國醫藥創新最好的時代。”全國人大代表、貝達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丁列明一直十分關注知識產權保護,在2015年、2016年、2017年連續三年提出建議,呼吁對創新藥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在全社會的共同推動下,近年來,我國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完善政策體系,關於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法規、政策措施密集落地,為創新發展提供基本保障,為開放大局提供有力支撐。“非常欣慰地看到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建議得到了國家的高度重視並逐步落地,這讓我們為之振奮。”丁列明說。


  齊心協力構建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工作格局,塑造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需要制度的不斷完善。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知識產權局局長謝商華在去年提交了《關於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的建議》,今年全國兩會她依然十分關注知識產權保護問題。她認為,完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是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的基礎,我國應清理、協調現有的法律法規,解決知識產權法律規定分散、缺乏統一性等問題,並緊跟形勢發展需要,完善現有法律規定,適時制定統一的知識產權法典。與此同時,我國還應加快知識產權行政保護機制建設,以及信用體系的建設。


  而在全國人大代表、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董明珠看來,嚴格知識產權保護,不僅需要制度的約束,也需要企業堅持自主創新、自覺尊重知識產權、不做侵權者。“中國制造要走向世界,要成為國際市場領導者,而不是跟隨者。要尊重別人的知識產權,用中國自己的創造,讓世界認識中國。”董明珠的呼吁擲地有聲。


有效運用 激揚創新發展活力

核心要點:

  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是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的橋梁,解決的是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最后一公裡”的問題。知識產權這座“富礦”,蘊含著巨大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如何讓這座寶藏煥發光彩,讓知識產權的價值“活”起來?隻有通過加強知識產權的有效運用,激發全社會的創業創新熱情,才能更好地支撐創新驅動發展。

觀點:

  科技成果轉化是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的關鍵環節。專利作為技術創新成果的集中體現,與創新主體的生產、銷售、進出口、並購等各類經營活動密切相關。如何促進專利技術轉移轉化?今年全國兩會開幕在即,九三學社中央擬提交的提案指出,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總體而言,專利轉移轉化仍不充分,制約了生產力發展。專利轉移轉化效率不高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從技術供給看,高價值專利產出仍顯不足﹔從運行層面看,技術供需雙方信息不對稱﹔從政策環境看,技術轉移配套體系仍不健全。


  為此,九三學社中央在提案中提出,加速專利成果轉移轉化應圍繞兩個核心:一是如何實施更為有效的創新激勵政策,加強政策供給﹔二是如何整合各方資源,促進創新要素流動,加速先進技術擴散。提案建議,充分發揮知識產權運營機構的作用,擴大技術轉移需求,加強知識產權運營、專利導航工作,在相關試點城市、示范園區大力推動知識產權運營機構、專利信息提供商、專利評估機構等相關服務機構深度參與科技成果供給環節﹔加強資源整合,建設技術轉移服務機構行業聯盟﹔優化政策性財政補貼配置方式,向促進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端傾斜﹔加強配套體系構建,促進專利技術與市場接軌,提高轉化效率。


  “好的創新成果必須應用在產品中才能凸顯其真正價值。”全國人大代表、中南大學校長田紅旗,在實驗室裡是一位一絲不苟鑽研技術的科學家,走出實驗室則是積極推動創新成果轉化運用的先行者。她在注重理論研究和技術攻關的同時,也注重對創新成果和專利的轉化及應用,長期為我國高速列車生產制造企業提供耐撞性方面的核心技術服務。“高速列車耐撞性技術的成功研發和運用,為我國高鐵‘走出去’進一步贏得了主動權。”田紅旗認為,科技成果轉化的成效在其中功不可沒。高校和科研院所應當進一步發揮自身優勢,加強與地方政府特別是園區的合作,推動創業創新與產學研一體化發展,全面推動更多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責編:王小艷、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