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加緊專利布局 創共享單車新生態

2018年02月22日08:57 |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小字號
原標題:共享單車:專利解決出行“最后一公裡”

公共自行車作為解決城市交通“最后一公裡”問題的最佳出行工具,自問世以來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第一代無樁式免費自行車,以荷蘭無政府組織The Provos推出的White bike為代表﹔第二代有樁式免費繳押金自行車,以丹麥的城市自行車City Bike為代表﹔第三代有樁式付費自行車,以法國德高集團推出的Velov為代表。前三代公共自行車由於容易被盜竊損毀、后台維護困難、取還不便等問題,始終未能大面積推廣應用。如今,隨著高科技的迅猛發展,依托移動互聯網及GPS定位技術的第四代無樁式共享單車(摩拜科技、OFO為代表),有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人們的出行提供了極大便利。本文現將無樁式共享單車的早期技術、國內專利布局情況為讀者作一簡要分析。
  國內國外技術對比
  早在2009年,Social Bicycles公司便向美國專利商標局提交了一件“一種市政共享單車系統”的專利申請,並於2010年向歐洲專利局和加拿大知識產權局提交了同族專利申請。該專利申請包含以下特征:通過手機獲取特定共享單車的解鎖碼﹔車載鎖盒內含GPS模塊﹔通過車輪轉動帶動車載發電機對電池充電,為車載電子設備供電﹔車身帶有U型鎖具,既可獨立鎖車,也可將車輛鎖到固定樁位上。
  可見,該專利申請的技術構想與現在國內共享單車的技術方案有較高的相似度,然而該公司並未向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相應的中國專利申請,同時筆者通過檢索美國專利商標局以及歐洲專利局相應的審查程序,發現在該領域已有更早的相關專利申請。如公開號為JP2009015703A的日本專利申請,公開日為2009年1月22日。該方案涉及自行車控制裝置讀取用戶解鎖使用時間信息,車身攜帶有GPS裝置,后台通過GPS數據對車輛位置進行定位,用戶還可在任意位置停止使用。
  除了國外,國內也有與其相類似的早期專利申請,如顧泰來於2010年提交的“無固定取還點的自行車租賃運營系統及其方法”的專利申請。該專利申請涉及無固定取還點的自行車租賃運營系統,包括用戶終端、多台裝有車載終端的自行車、運營業務管理平台和車輛搬運系統。但是,該專利中並未涉及車載終端的供電方式,也未涉及車輛的具體機械結構。
  通過對上述分析可知,自行車上附加GPS模塊、通過手機獲取特定單車的開鎖方式、后台對車輛進行管理等相結合的無樁共享單車模式,在早期的專利申請文件中已給出了部分啟示,但在具體的開鎖細節、車身機械結構上各家觀點不同。
  同時,筆者通過專利檢索發現,上述相關國外專利申請大多未進入中國,如今已超過了獲得早期專利申請優先權的期限,這為國內廠商留下廣闊發展空間。盡管如此,各大商家彼此之間還應格外注意專利的交叉侵權風險,同時,國內單車公司在進軍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市場時,應及早做好專利分析工作,以避免遭遇到相關專利侵權糾紛。
  國內企業專利現狀
  筆者通過檢索了解到,截至2017年12月,摩拜科技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專利申請121件,並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了5件專利申請,其中發明專利申請49件,主要涉及車輛租賃管理方式、無鏈傳動系統、鎖具、剎車系統4個領域。早在2015年6月,摩拜科技還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了多件專利申請,這些申請意圖保護包括移動通信設備、雲端、含有車載電子設備的自行車、運營策略中心的自行車租賃管理系統。2015年9月,其又針對無鏈條軸傳動的自行車車體提交了多件專利申請,核心技術多涉及輪叉、輪組、底架、車架、組件等領域。
  相反,作為摩拜科技最大的競爭對手,從北京大學走出的小黃車OFO,在專利布局情況上則顯得有些遲緩。截至2017年底,該公司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共提交了45件專利,但最早提交的發明專利申請始於2016年底。目前其專利申請主要涉及防盜鎖具、管理平台、租賃方法等方面。
  摩拜科技和OFO之外,其它共享單車公司的專利布局情況欠佳。永安行背后的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公司提交了121件專利申請,但發明專利申請僅為26件。推出奇奇出行的杭州行我行網絡有限公司提交了24件專利申請,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0件。由於兩家公司均由有樁公共自行車公司發展而來,早期的專利申請多涉及租賃站點鎖車器、租賃卡、與固定樁位相關的還車方法等,直到發展后期其才提交了數件與無樁共享單車相關的專利申請。
  綜上,即便摩拜科技和永安行均進行了一定數量的專利布局,但仍沒能避免專利糾紛,如去年發生的呤雲科技訴摩拜案、胡濤訴摩拜案、顧泰來訴永安行案,尤其是顧泰來訴永安行案,更是發生在永安行IPO上市的關鍵時刻,雖然雙方最后達成和解,但也付出了高昂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共享單車一方面切實改善了人們的出行,另一方面也受到資本的熱捧。在經歷了前期的野蠻生長,資本的熱潮也將逐步褪去,以高科技為核心,能夠帶來更好騎行體驗、更為便捷操作的共享單車勢必會更受用戶青睞。因此各大廠商在不斷創新研發單車產品、搶佔市場份額的同時,還應積極做好更加嚴密合理的專利布局,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何思佳)

(責編:王小艷、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