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2

楊衛:開啟基礎研究新時代

2017年12月19日09:10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楊衛:開啟基礎研究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進入新時代,我國基礎研究也正在經歷以自由探索為主到自由探索和重大需求引領並重的轉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稱“基金委”)主任楊衛院士表示。

作為我國知名科學家和現任基金委“掌門人”,楊衛對我國基礎研究發展理解得更為透徹。11月初,他赴美領取美國機械工程師協會Warner Koiter獎時,專題報告了中國基礎研究的現狀和發展前景。

事實上,他曾在多個場合強調過中國基礎研究近年來的成果:我國發表的國際科技論文被引次數排名2008年為世界第10位,2013年提升至第5位,2017年躍升至第2位﹔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高影響力研究工作佔世界份額達到甚至超過總學術產出佔世界的份額。

但與此同時,從國內看,基礎研究對技術和產業的引領作用尚未充分顯現。“從國際看,我們的基礎科學對人類發展的貢獻開始逐漸顯現,但數量還很少,例如,以中國人命名的材料或化學反應很少,達到冠名級別的成果不多。”楊衛說。

與之相對應的是國際國內形勢對基礎研究提出的新要求。“此前很長一段時間,我們的重點是國防建設和經濟發展,當時的發展水平不足以對科技支撐提出很高要求,所以那時候的基礎研究主要以興趣為導向的自由探索為主。”楊衛說,“而現在,中國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隻能由基礎研究來驅動創新,基礎研究的源頭作用凸顯。”

同時,國際社會對我國科技發展的期待值也越來越高。我國在國際科學合作網絡中已從2009年處於第一近鄰圈的地位上升為2014年的次中心位置,中國已成為各種國際學術會議的熱選會址地。楊衛認為,我國的國際科學合作已從應對式的被動合作轉為期盼式的主動合作模式。

正因此,面對新形勢,科學基金將按照十九大的要求,不忘初心,不斷完善資助格局,推動基礎研究發展。

“正如十九大報告所強調的,科學基金將進一步強化以重大科學突破為目標的學科交叉融合,支持顛覆性技術創新。”楊衛說,最近基金委的會議多次探討如何更好資助交叉學科,包括探索交叉性研究項目評審機制、交叉性研究成果的評價機制、學科交叉型研究人才的培養機制等諸多環節。

同時,科學基金將在鼓勵科學家滿懷好奇心地開展基礎研究和科學前沿探索的同時,引導科學家密切關注國家戰略實施過程中面臨的關鍵科學問題。“目前科學基金資助的純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比例大約為三七開,我們認為這是合理的。”楊衛說。

基礎研究的核心是人才隊伍,在這方面,科學基金將進一步完善貫穿各成長階段的人才和團隊培養機制的全譜系突破。“要梳理相關人才計劃,避免重復資助,並盡快消除‘人才疊冠’‘人才項目與個人待遇過度挂鉤’等不良現象帶來的消極影響。”楊衛說,“此外,要加強對戰略科學家、學術領軍人才、杰出青年人才和優秀創新團隊的實質性支持,在資助機制上進一步創新。”(本報記者 操秀英)

(責編:楊軒(實習生)、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