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2

出版的“原創力”去哪兒了

劉悅笛
2017年11月21日08:5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出版的“原創力”去哪兒了(讀書管見)

中國每年要出多少種新書?據相關權威統計,2016年有47萬種,其中暢銷書為12萬種左右。另一份調查顯示,去年國民人均圖書閱讀量為7.86本,較2015年增加了0.02本。照這個速度,一個中國人要讀完一年的新書需要6.12萬年。所謂“萬本出版社”,即每年出1萬本書的出版社,於今也不鮮見。這當然表征了出版業的繁榮,但其中潛伏不良趨向。

我曾參與第六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的評選工作,並多次參加“中國好書”月榜的評選,有這樣深切的體驗:出版的“量”與內容的“質”之間形成了相當大的反差,特別是原創力不足,多出書、出多書、出書多,甚至為了“量的累積”制造圖書垃圾。假如再過十年二十年翻過頭來看,我們這代人該懊悔浪費了多少良木呀!

為何會制造圖書垃圾?一句話來回答,重復出版與出版重復。這大致有幾類方式。第一類是“照搬西方”。我們常看到,一些海外出版的熱點選題出現后,很快就有相關的中文版跟上。有些書是從西方書籍上“扒”下來的,用更規范的用語就是“編譯”,用更流暢的中文順一遍就匆匆出版,好像與原版沒有任何關系。第二類就是“闡釋本土”。這些書大多是從自己的狹隘理解出發來闡釋中國經典,使經典變成了“任人打扮的姑娘”。闡釋中國經典,不遵循任何學理規范的現象比比皆是,有大量充斥市場的國學類書籍為証。還有由二者衍生出來的“心靈雞湯”,除了語言通俗易懂之外,恐怕多是對人生的誤導,無論勵志類還是商戰技巧類的圖書,大都如此,讀一本與讀十本似乎並沒什麼不同。

出版業可否放慢“粗放型”的發展腳步?能不能走一條“集約型”的創新之路?

要知道,“原創性”圖書的天敵就是重復:簡單的重復,低水平的重復,甚至毫無意義的重復。不是你拷貝我,就是我拷貝你,今天抄抄西方,明天抄抄傳統,而不是真正思考如何創新一種“范式”。一種“圖書范式”被創造出來,大家就紛紛去模仿,一點也不顧及那珍貴的“知識產權”。每一次模仿,都是一種重復﹔每一次重復,都是一種浪費。真正的“做書人”,會把書打造成“熟悉的陌生人”,做得太過新穎,尚需歷史的接受過程,做得太過熟悉,也不會吸引與積聚讀者們長久的眼光。

商品對消費者而言也許越新越好,書籍卻要耐得住時間的磨礪。因為任何創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哪怕是靈光閃現,也是積累中的結晶。然而,一些出版社在被置於市場加速器之后,急功近利的心態使其缺乏了“十年磨一劍”的耐心,直接步入了“短”“平”“快”的軌道。常常聽到這樣的感嘆,如今的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界,經典為何愈來愈少?除了作者本身原因,圖書出版缺乏一種“歷史積澱”過程,也是不可推卸的責任。一些“做書人”無意創造經典,埋頭制造生產線上的產品。讓人不禁嘆息!

當前,國家大力倡導“創造性轉化”,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無論是針對本土傳統還是外來資源,這種轉化的關鍵詞都是“創造”。有了創造,才有轉化﹔轉換成功,就是創造。隻有創造了,才是自己的,才可以稱之為“原創”。這裡的“原創”,起碼包含兩層含義:一是自我“創新”,二是自我“創生”,前者說的是富有“創造力”的新構,后者是具有“持續力”的拓展,二者缺一不可。讓人憂心的是,一些圖書出版機構失去的,恰恰是這最為寶貴的“原創力”。(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

《人民日報》(2017年11月21日24版)

(責編:楊軒(實習生)、王吉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