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陳宏兵:中國是版權事業發展最快、成果最豐碩的國家之一 

2017年08月16日15:52 | 來源:人民網-知識產權頻道
小字號

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設立三周年之際,中國版權雜志記者專訪了辦事處主任、外交官出身的陳宏兵先生,與他就WIPO與中國近40年的合作、 中國在國際版權體系中的角色及未來、辦事處三年來的工作等話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WIPO是中國知識產權事業可靠的長期合作伙伴

中國版權雜志: 1980年6月,中國正式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成為WIPO第90個成員國。30多年來,中國與WIPO組織保持了良好的合作。請您對此作簡要回顧。

陳宏兵: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始終是中國知識產權事業可靠的長期合作伙伴。事實上,雙方交往遠遠早於中國加入WIPO之日。1973年11月,中國國際貿易促進會法律部主任任建新率團出席WIPO領導機構會議,成為雙方的首次接觸。此后直至1979年11月鮑格胥總干事首次正式訪華,雙方始終保持交往。

近40年來,WIPO一直支持和參與中國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制度的努力。在中國商標法和專利法等法律起草過程中,應中國政府要求,WIPO提供了技術咨詢,提出了許多重要的意見和建議。WIPO與中國知識產權界保持經常性溝通,促成中國參與包括《巴黎公約》和《伯爾尼公約》在內的15個重要的國際公約,推動中國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對接世界通行規則。中國也積極支持WIPO的全球規則體系構建工作,於2012年承辦關於音像表演的外交會議,促成了《北京條約》的締結,成為雙方在立法領域互利合作的典范。WIPO還與中國在知識產權國際注冊與保護領域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上述合作為中國推進對外開放,擴大國際經貿、技術和投資合作等提供了有力支持。

WIPO一直致力於在人才培養和能力建設方面與中方開展合作,為中國知識產權事業持續發展提供內在動力。1986年,中國的第一所知識產權高等教育和研究機構——中國人民大學知識產權教學與研究中心就是在WIPO總干事的建議下成立的。目前,WIPO與中國主要的知識產權教研機構保持良好合作關系,共同舉辦研討會和培訓班等活動。WIPO已連續兩年在華舉辦暑期學校,與同濟大學開辦了聯合碩士項目,都取得了良好效果。從去年起,WIPO還提供全中文網上課程,首期培訓學員達到近3000人。

WIPO與中方在知識產權宣傳教育領域的互利合作值得稱道。2000年,中國倡議設立世界知識產權日,得到WIPO全體成員國批准。此后,每年的4月26日成為全球知識產權界最重要的節日,WIPO也與中方合作開展知識產權宣傳周活動。WIPO與中國媒體界的合作持續加強,知識產權相關信息傳播順暢,促進了中國公眾知識產權意識的快速提升。

當前,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在知識產權領域為國際社會提供公共產品的意願和能力進一步增強。WIPO與中方在對發展中國家援助等領域的合作持續擴大。WIPO每年均與專利、商標和版權管理部門合作舉辦多期針對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人員的培訓班,有效促進了全球知識產權體系的均衡發展。

WIPO高度贊賞中國堅定支持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全球治理體系,願在新形勢下與中國政府、私營部門、研究機構和公眾開展更加廣泛的接觸和交往,積極探索新的合作領域和合作模式,實現共同發展。

英美等國經驗表明:版權制度對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中國版權雜志:有人說,“21世紀是版權的時代”,您認為,從當今世界格局看,版權的重要性何在?

陳宏兵:版權制度是現代知識產權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制度既保護創作人的精神權利和經濟權利,也保障公眾獲得信息與知識的機會,對促進文化和社會發展具有關鍵作用。英美等國家的經驗表明版權制度對於促進一國文化產業發展,特別是發展文化貿易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進入21世紀,文化消費在人們生活中的位置更加重要,版權相關產業日益成為各國經濟的支柱產業。2014年WIPO調查顯示,版權相關產業佔國內生產總值的全球平均比例為5.18%,佔全體就業的5.32%。版權制度保障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性空前上升。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數字技術發展,傳統作品全面轉向數字化形態,其生產、傳播和消費方式經歷重要改變,對傳統作品的發展生態和傳統版權制度提出了挑戰。一個跨越國界的全球數字內容市場正在形成。技術門檻的降低使得個人創作和傳播作品的能力提升,其權利如何界定和保護也成為新的課題。版權制度面臨著應對科技發展,不斷調整文化產業鏈條上各方權利義務關系,實現多方利益平衡以及公權與私權均衡,塑造良好文化產業生態的歷史性任務。

此外,從全球范圍看,隨著知識產權意識提升和制度普及,發展中國家更加重視利用版權制度保護和發展其傳統文化。發展中國家要求對傳統版權制度進行更新,增加保護民間文藝等客體,提供更多的限制與例外規則等。版權制度在守護和發展人類文明成果方面的社會價值更加突顯。

總之,版權制度未來必將更加深入地走進每個人的日常生活,成為人人知悉並且遵守的基本規則,同時其對促進社會發展、經濟合作和人類文明進步的作用也將持續提升。

中國是全世界版權事業發展最快、成果最豐碩的國家之一

中國版權雜志:中國的版權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仍面臨不少問題。您如何看待當前中國版權保護和發展的總體狀況?

陳宏兵:中國是全世界版權事業發展最快、成果最豐碩的國家之一。自1991年第一部《著作權法》實施以來,中國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建立起了版權法律框架。中國版權行政管理機構、服務機構、行業協會和集體管理組織等機構迅速創設並投入運行。著作權登記總量逐年增長,2016年已突破200萬件。著作權質權登記數量也在上升。版權運營水平持續提升,近年來在文化圈內出現的“IP”熱和全產業生態鏈就是最佳証明。

權利重在實施。得益於行政綜合執法和司法保護,中國版權執法工作也取得顯著效果。特別是近10多年來,中國國家版權局等部委持續開展“劍網”行動,強化網絡版權執法,淨化了網絡環境,全面提升了網絡版權保護水平。軟件正版化工作成績斐然,使用正版軟件成為社會主流。在此過程中,中國在監管模式和技術手段等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探索,有些做法在世界范圍內都有借鑒意義。

在教育研究和宣傳方面,中國版權工作者們投入了大量精力,也取得了良好效果。尊重版權已經成為社會共識,得益於版權制度的發展,中國的網絡文學、網絡音樂、電影、游戲等行業實現了高速增長。版權相關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據統計,2014年中國版權產業的行業增加值已佔到全國國內生產總值的7.28%,版權促進文化繁榮和進步的作用進一步顯現。

必須看到,中國版權制度的歷史並不長。各界人士對於版權制度的了解和認識還有待增強,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能力仍有提升空間。版權法律法規調整步伐有待加速,集體管理組織和版權服務機構的作用仍有待進一步發揮。

我們注意到,中國政府正在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版權保護是其重要內容之一。中國政府持續出台鼓勵版權制度的政策措施。從需求端看,借助互聯網,中國文化創意事業迅速發展,數字創意產業已被列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從供給端看,中國版權保護的基本框架已經形成,也具備了一大批利用版權保護促進發展的成功經驗和人才。這些都給中國版權事業繼續發展提供了動力。我們對中國版權事業發展充滿信心。

期待中國在全球知識產權合作中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版權雜志:2012年6月,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保護音像表演外交會議在北京成功舉行,並締結了《視聽表演北京條約》,進一步完善了國際版權保護體系,這是WIPO在版權保護方面的重要裡程碑,中國在國際版權界中的影響力也進一步提升。您如何看待中國在國際版權體系中的作用?在加強版權國際交流、提高國際影響力上,我國還應在什麼方向著力?

陳宏兵:在版權領域國際交往方面,中國一直表現活躍。中國代表積極參與WIPO主持的版權國際規則制定工作,在版權及相關權常設委員會發揮了建設性作用。正如你所言,中國承辦了關於音像表演的外交會議,締結了《北京條約》,為完善全球版權法律制度做出了重要貢獻,也體現了中國作為全球治理建設者和貢獻者良好形象。中國積極參與《馬拉喀什條約》的談判並予以簽署,現正研究批准事宜。此外,中國也積極參與廣播條約、相關限制與例外、全球數字內容市場等國際討論和對話,推動有關進程向前進展。

在WIPO平台上,中國與其他成員國之間開展了廣泛互動和交流,分享經驗。WIPO與國家版權局合作開展了版權保護促進江蘇南通家紡市場和福建德化陶瓷產業發展的案例研究,有關報告在全球范圍內發布分享,為其他國家通過版權保護發展區域經濟提供了有益參考。近年來,中國與韓國、蒙古和俄羅斯等鄰國的版權圓桌會議定期召開,區域性交流持續增多。WIPO還積極促成中國與其他成員國的交往與合作。

中國版權事業發展始終是在全球化條件下取得的。未來,中國與外部世界的關系將更為緊密,中國參與全球知識產權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均會有新的拓展。我們期待著中國在以下幾個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一是更加積極地參與和推動多邊版權規則體系談判,貢獻中國力量和中國智慧。二是加強經驗分享。中國在版權制度建設,特別是互聯網環境下的版權保護方面,積累了許多成功經驗,包括監管規則的跟進、技術手段的使用等。通過與世界分享這些經驗,中國可以為數字化條件下的版權制度變革發揮積極作用。三是積極探索“一帶一路”框架下的合作。民心相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目標之一,版權保護可以支持沿線國家文化創意產業合作、媒體合作等,服務民心相通。根據WIPO與中國政府簽署的“一帶一路”知識產權合作協議,雙方可以探索新的合作措施。四是多方參與。版權事業發展離不開產業界和學術界的參與和支持。非政府組織在全球治理中作用上升。中國版權研究機構、學術機構和民間團體也可以更加積極地參與WIPO等多邊平台工作,發出中國聲音,為推動全球版權制度更趨均衡做出貢獻。

中國版權雜志: 請問,到目前為止,《北京條約》已有多少個國家加入或批准?對何時能夠生效您有預期嗎?

陳宏兵:據最新統計,批准和加入《北京條約》的國家已有16個。這個數字與條約生效所需的30個國家之間似乎有一定差距。但事實上簽署《北京條約》的國家早已有74個。這一數字表明了該條約在國際社會受到廣泛歡迎。據了解,不少國家正在積極推進批約的國內法律程序。有幾個國家已完成國會批准,下步隻需要向WIPO正式提交批准書即可。近來,WIPO中國辦事處與中國國家版權局、北京市人民政府等加強合作,共同推廣條約,取得了積極成效,多個國家加快了批約步伐。我們對《北京條約》早日生效抱有完全的信心。

我們對《北京條約》生效的信心來自於國際社會關於保護表演者權利的共識。作為藝術創作者,表演者理應得到精神上和經濟上的合理回報。隻有享有更全面的權利,表演者才能獲得必要的生活條件,繼續從事創作。在數字化條件下,《北京條約》可以為表演者提供更加完善的保護。各國政府對於全面保護表演者權利的必要性具有廣泛共識,同時認為《北京條約》有助於促進各國視聽產業發展,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和國際文化合作。對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北京條約》還有助於保護傳統文化。總而言之,《北京條約》具有強勁的生命力,其早日生效值得大家期待。

三年落地、生根 ,未來開花、壯大

中國版權雜志:今年7月是WIPO中國辦事處成立三周年,請您簡單回顧下辦事處三年來的成績,下一步,辦事處將著重開展哪些工作?

陳宏兵:中國辦事處成立於2014年,是WIPO的第4個駐外辦事處。三年來,中國辦事處緊抓中國知識產權大發展的歷史機遇,從雙方利益的結合部入手,本著落地、生根、開花、壯大的基本思路,為促進WIPO對華合作開展了一些工作,收到了一定成效。

第一,作為駐華外交代表機構,辦事處將促進政府關系,加強戰略溝通與對接放首位。以高銳總干事為首的WIPO高層與中方領導人和政府部門負責人保持經常性交往,每年至少兩次來華,共商合作大計。我們努力促成高銳總干事出席“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夏季達沃斯等重大活動。在辦事處推動下,WIPO分別與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版權局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簽署了合作諒解備忘錄,確立了合作法律框架。辦事處還拓展聯系渠道,與全國人大常委會、最高人民法院等建立合作關系,與商務部、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等政府部門保持交往﹔與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學術機構的交往也取得了積極進展。

第二,中國辦事處積極推廣WIPO知識產權全球服務體系,如專利合作條約、馬德裡體系和海牙體系,提升中國用戶的運用水平,為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制度助力,為中國權利人在海外尋求知識產權保護提供幫助。為此,我們加大人力和資源投入,共舉辦或合作舉辦了71場培訓班和推介會,參與了175場各類推廣活動。目前,中國各界對WIPO及其服務體系的認識明顯擴大,企業運用有關體系的水平有了新的提升。

第三,促進務實合作。辦事處與中國知識產權界保持良好關系,全力推進相關領域合作。雙方在世界互聯網大會、博鰲亞洲論壇、中國企業500強峰會以及G20、B20和T20等框架內舉辦關於知識產權的活動,協助在華舉辦樹立尊重知識產權風尚全球大會、世界地理標志大會、電影產業版權保護圓桌會議等重大活動,積極參與版權博覽會、專利信息年會、商標品牌節等活動。推進WIPO與中方在知識產權基礎設施建設、數據交換和課題研究等領域的合作。

第四,加強人才培養合作。在辦事處努力下,WIPO學院的網上遠程教學項目成功引進中國。WIPO與同濟大學的聯合碩士項目全面啟動。WIPO暑期學校兩次在華舉辦。辦事處還積極參與並支持了中方舉辦的多個國際培訓班和研討班等,為中國培養知識產權國際化人才貢獻力量。

第五,擴大宣傳合作。辦事處與中國媒體保持良好合作關系,共同普及知識產權知識,宣傳知識產權在促進創新中的關鍵作用。辦事處還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向社交媒體用戶直接發送消息。更重要的是,辦事處致力於中國知識產權最佳實踐的搜集、整理和國際宣傳。比如,在辦事處協助下,福建德化在WIPO總部舉辦了陶瓷展,講述了版權保護促進產業發展的中國故事。辦事處還向WIPO網站、雜志和社交賬號積極推薦中國企業、藝術家等撰寫的文章和錄制的視頻,在全球范圍內介紹中國知識產權發展情況。

以上只是一些工作內容的羅列,算不上什麼成績。這與我們的目標以及雙方領導層的期待相比,僅僅是個開端。未來一段時間,我們將會繼續乘著中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春風,加強與中方伙伴的聯系與協作,爭取中國早日加入海牙體系和其他公約,共促《北京條約》早日生效,同時強化政策溝通,就知識產權保護中的前沿問題共商對策﹔辦事處會利用其全球服務體系更好服務中國企業實施國際化戰略,加大“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和中國對外投資過程中的海外知識產權保護﹔辦事處還將進一步加大引進國際資源,促進中國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和公共宣傳。衷心希望中國各界朋友一如既往地給予辦事處工作以關注和支持。

(責編:王湘浦(實習生)、申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