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無人超市何嘗“無人”——唯有創新才能持續驅動就業

儲殷
2017年08月14日08:41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小字號
原標題:天貓無人超市何嘗“無人”——唯有創新才能持續驅動就業

  對就業增長做出最大貢獻的,絕不是產業體量的簡單擴大,而是技術的革新和業態的創新。無人零售必然帶動機器人制造、支付設備制造、高端裝備制造等一系列新產業的發展,從而批量創造新興產業工人。

  在全球最大的零售商集聚平台阿裡巴巴陸續推出了“天貓無人超市”、“天貓汽車自動售賣機”等全新業態后,與無人零售相關的討論日趨熱烈。在追捧阿裡巴巴的新零售全球引領者姿態的同時,也有聲音質疑無人零售可能沖擊就業。

  但目前針對無人零售的討論,不論是討論新零售的顛覆性和機遇,還是討論無人商貿對就業的沖擊,大多局限在相對微觀的商貿領域甚至單個品牌的得失之中。而筆者認為,評價無人零售,需要站在更高的層次,從整個產業鏈條的角度看,才能真正明白:無人零售的核心特色,是以新技術為驅動、以新產業為支撐、以新業態為先導、以新模式為呈現的四新經濟“綜合體”。而這樣的新經濟綜合體,非但不會沖擊就業,反而是以創新持續補給就業倉的范例。

  阿裡巴巴主推的無人零售首先呈現出的是一個商店和利潤模式的創新。即使目前還無法斷言無人零售將會全面取代傳統商店而成為零售的未來,但不可否認的是,它已經成為傳統零售的重要補充。盡管有部分論者認為無人零售隻能適合特殊場景和特殊需求,而事實上,短短數月之間,從咖啡、口紅到汽車,從體驗型商品到實物商品,從幾十元幾百元的日用品到幾十萬幾百萬的奢侈品,天貓都在嘗試用無人零售來解決。可見這一新模式的適用范圍,遠非我們所想的那樣狹小。

  在商店和利潤模式創新的背后,是零售業態的變遷。過去幾十年,傳統線下零售業態之外增加了線上零售業態,並且線上商品迅速從“地攤貨”走向“品牌貨”。然而很長時間以來,品牌商的線上跟線下處於完全割裂狀態。線上線下採取不同的定價策略、會員體系各成一體,會員服務、個性推薦等服務空缺。智能化零售的出現,打通了線上線下的隔閡,模糊了兩者的界限,重新解構和定義了“零售”,完成了對零售全鏈路的數字化改造,為更大、更便利的定制化時代的到來鋪好道路。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新模式、新業態的產生,無疑地依賴於新技術的驅動。必須明白,無人零售的實現,無疑也是“站立在巨人的肩膀上”,移動支付、自助支付、人臉識別、商品識別、RFID碼、大數據分析、物聯網等技術就是無人零售的根基。這些技術的不斷升級和應用,才使得智能零售機可以准確地收集、分析、運用用戶數據,實現個性化、便捷化服務,提升供應鏈效率這。因此,無人零售的核心本質,是數據驅動的高科技產品,決定這個商業形式成敗的是企業收集數據和運用數據來指導零售的能力。

  由於無人零售的核心是新技術的驅動,因此其發展必然地將帶動機器人制造、支付設備制造、高端裝備制造等一系列新產業的發展。制造業是大國經濟的根基,服務業的發展有賴於制造業的基礎,而服務業的創新也推動制造業的升級。因此,無人零售的價值絕不僅僅在於實現了零售成本、效率、用戶體驗等層面上質的提升,更在於以服務領域的創業創新,推動了我國制造、智造的轉型升級。

  還有一些人士提出,零售業是最重要的就業倉之一,在當前,我國工業領域大力推進“機器換人”的重要時期,零售服務本應成為緩解就業壓力的重要途徑,而無人零售則將對此產生重要沖擊。這話看似有理,實則不然。

  縱觀人類歷史,從工業革命至今,對就業機會增長做出最大貢獻的,絕不是產業體量的簡單擴大,而是創新,是技術的革新和業態的創新,才能真正增加就業,因為技術催生的產業具有天然的乘數效應。僅就阿裡巴巴平台一年創造的新增就業量,就遠超過了無人零售機所取代的勞動力數量,更何況如前所述,無人零售帶來的是制造業的升級,也意味著創造新興產業工人。因此,站在產業鏈的角度看,“無人零售”,又何嘗真的“無人”呢?

  其次,經濟和社會的轉型升級是不可抗拒的規律,隻能順應規律尋求新出路,而無法違背規律死守舊規矩。世界經濟歷史表明,消費者自動售貨機的需求以人均GDP1萬美元為界限,呈現出鮮明的增長趨勢。目前,我國人均GDP超過了5萬元人民幣,零售業正在快速步入歷史的轉角,並非人力可以阻攔。同時,近年來我國資源環境不斷收緊,人力成本上升,人逐漸成為有限資源,正應該將其從簡單的重復勞動中解放出來,配置到更有創造力的崗位。

  面對諸如無人零售這樣的新事物、新技術,我們的眼光要放得寬廣一些、長遠一些,從整體的而非局部的、戰略的而非戰術的角度,去審視、扶持、規范它們,才能讓經濟社會越來越好地發展。

  (作者系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研究員、國際關系學院教授)

(責編:王湘浦(實習生)、申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