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知识产权
人民网>>知识产权>>正文

[30周年特别策划]潜心耕耘 推动创新发展

30年潜心耕耘 推动创新发展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30年纪实

2015年04月08日09:47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30年纪实


  2014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全年共受理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236.1万件,审结189万件;复审和无效案件立案量分别为2.45万件和0.34万件,复审结案2.04万件,无效结案0.27万件。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审查周期分别为21.8个月、3.5个月、3.7个月;复审案件与无效案件的平均审查周期分别为14.6个月和7.2个月……


  看过这组数据,让时光转回30年前,再现1985年4月1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原中国专利局)受理第一件专利申请时那张发黄老照片的场景,相信你也会禁不住唏嘘感叹:是的,30年,从零起步,通过不懈耕耘,一幅专利审查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呈现……


  穿越时空隧道,让我们一起来感受30年专利审查的快速发展。


  多措并举 审查综合能力持续提升


  1985年4月1日,当时的中国专利局正式开始受理专利申请。30年来,我国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长。顺应这一趋势,国家知识产权局通过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建立科学的审查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审查员队伍建设、加强文献及信息化建设、深化审查业务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种方式,实现了审查综合能力的持续提升。


  我国专利法自实施以来,先后进行了3次修改,分别是1992年、2000年和2008年。与此同时,《专利审查指南》也相应地进行了修改。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对切实提高专利审查质量和效率产生了重要作用。尤其是2008年的第三次专利法修改,提高了专利授权标准,对外观设计的授权客体、授权标准、申请制度等也进行了较大调整,推动了我国专利申请和授权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在审查质量管理方面,经过30年的洗礼,在借鉴、传承并不断开拓创新的发展历程中,国家知识产权局创立了一套将现代管理理念和专利审查工作特点有机融合的、科学的审查质量管理体系。建局之初,国家知识产权局就以开放的姿态,虚心向国外专利审查水平较高的审查机构学习,经过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今,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建立起了局、部、处三级质量保障体系,设立了局级质量评价机构,通过不断完善和有效发挥质量保障体系及业务指导体系的作用,持续加强“道德支撑、法律支撑和技能支撑”的能力建设,坚持依法审查、严格管理,实现了审查质量的持续提高,专利审查工作连续多年在社会满意度调查中获得满意的评价。


  审查员队伍建设是提升审查综合能力的重要一环。从建局之初,国家知识产权局(原中国专利局)就很重视对审查员的培训。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审查负荷的不断加大,国家知识产权局从审查员招聘、入局培训、上岗,再到在岗培训,建立起了一套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和系统的教学体系,对不同层次的审查员进行了不同阶段、不同形式的培训,使审查员的综合素质和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实现优质高效审查,离不开文献资源和自动化建设。1985年,审查员在审查过程中可使用的文献资源还不丰富,自动化建设还是一片空白。经过30年的发展,目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已成为世界上专利文献资源收藏最为丰富的知识产权机构之一,专利信息资源在数量、覆盖范围和类型上,都与世界主要专利局不相上下。与此同时,我国自动化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自主开发了多个专利检索系统。2010年2月,中国专利电子审批系统(E系统)的正式上线运行,更是使我国的专利审查实现了从纸件审查到电子审查的历史性转变。


  与此同时,我国专利审查业务国际合作也取得了新进展,不仅有力支撑了我国专利审查业务体系的建设,而且在全球主要专利审查机构中的影响力也逐步凸显。2011年11月1日,我国启动了首个专利审查高速路(PPH)项目试点,截至目前,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对外签署了19项PPH合作协议,PPH合作网络已初步形成。2014年,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倡导并推动的五局质量管理会议首次在中国举行,标志着由国家知识产权局积极推动的五局质量专家交流平台已初步建立,对于深化中美欧日韩五局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资源 服务社会推动创新发展


  随着我国创新能力的增强以及专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用的日益凸显,创新主体对于我国专利审查服务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期待也不断提高。国家知识产权局在优质高效完成专利审查任务的同时,还积极合理利用审查资源,创新工作模式,深入开展社会服务,在利用审查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利代理机构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专利申请质量和审批效率。为提升我国专利代理行业服务水平,自2010年开始,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全国各省市开展了专利代理机构业务能力促进工作。该项工作培育和扶持了一批优良的专利代理机构,带动了各地专利代理机构的整体发展,直接提升了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专利代理行业的业务水平。


  为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健全优先审查方式,设立面向绿色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等领域的专利审查绿色通道,制定了《发明专利申请优先审查管理办法》。优先审查的实施,为一些具有重要经济和社会影响力的发明专利申请建立了一条专利审查快速通道,受到了创新主体的欢迎。


  专利巡回审查是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的服务社会的又一项重要工作。通过发明专利实质审查员赴申请人所在地区与申请人、代理人进行沟通交流,就发明专利申请开展实质审查,巡回审查完成了从“书信往来”到“面对面交流”、从“幕后审查”到“台前审查”、从“双方交流”到“三方交流”的转变,不仅有利于提高审查质量和效率,也大大提升了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开展专利信息分析工作,是有效利用专利信息、降低运营风险、防范专利权纠纷的重要手段,为了帮助我国创新主体和专利信息服务机构提升专利分析能力,国家知识产权局自2010年启动了专利分析普及推广项目。该项目通过组织开展一些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专利分析普及推广课题,形成专利分析报告,完善专利分析方法,并通过普及培训,有效提升了我国创新主体的专利信息利用能力和专利分析市场化服务水平。


  为扩大知识产权基础信息资源共享范围,满足广大社会公众获得国内外专利基础数据的需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加快了专利信息公共服务建设。2011年4月26日,专利检索与服务系统(试用版)正式开通并上线运行,这是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次向社会公众提供具有专利检索及分析功能的系统。它拥有国内比较完整、丰富的专利文献数据资源,使用方便快捷,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2012年4月26日,中国专利查询系统正式开通并上线运行,更是进一步满足了社会公众的需求,提升了审查服务社会的能力。


  循着“高水平创造,高质量申请,高效率审查,高规格授予”的新思路,国家知识产权局还在不断加强审查能力建设,专利审查向前促进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向后促进专利市场价值实现的双向传导作用正在进一步显现。中国专利审查正迎着朝阳走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路上。 (吴艳)
 

(责编:王凤一(实习生)、马丽)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