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知识产权
人民网>>知识产权>>正文

科技型企业需求迫切 代理机构“提档”升级进行时

2015年01月22日08:43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代理机构:提档升级进行时

  “作为国内少数能够生产超高效玻璃纤维滤纸的企业之一,专利分析引领着我们不断改进工艺。”获批登陆上交所的重庆再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为2015年首只渝股。该公司战略规划部杨金明对记者说,虽然在专利挖掘、检索分析方面已经建立起一个专门的团队,但是人才紧缺的状况并没有缓解。为此,公司在专利分析项目中引进了两家代理机构。

  “目前,很多科技型企业对于专利代理机构提供专利布局、预警分析等高端服务的需求都很迫切。”重庆市知识产权局法律处负责人表示,对于这些企业而言,需要做好知识产权服务,帮助他们打通知识产权链条,解决如何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并且尽可能降低他们的运行成本和生存风险。

  提高创新水平

  “重庆是一个以制造业为基础的老工业城市,大部分企事业单位在知识产权意识和运用能力方面较沿海发达地区都有较大差距。”8年前进入重庆市场时,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重庆办事处总经理赵荣之就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专业服务机构。2010年以来,同恒源重庆办事处开始探索利用专利分析的手段引导企业提升对专利数据的利用能力,并为企业决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我们在专利、商标申请的基础业务之上,还为企业提供避免专利侵权的专利风险规避,以及提高创新能力,加强自我保护的专利预警分析。更进一步,通过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和创新技术项目的孵化,我们将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高级咨询顾问。”赵荣之表示,通过知识产权的专业指导,可以帮助企业少走弯路,提高创新水平,加快发展步伐。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同恒源重庆办事处成功地在重庆转化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腹膜透析中心的一项专利技术。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提出需求之后,同恒源重庆办事处根据需求进行专利分析、判断,确定技术研发路线,然后在重庆锁定开发团队,最终实现产品市场化。“今后,我们将把这一模式在更多项目上进行推广,为科技工作者、创业者、企业家、投资人打造一个完整的、成长潜力巨大的商业生态圈。”赵荣之说。

  突出价值导向

  从单纯的代理业务成长为企业的“参谋助手”,重庆本地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同样发生着可喜的变化,重庆西南商标事务所即是其中之一。这家成立于1992年的老牌商标代理机构,曾经是重庆唯一的一家国营单位。2002年脱钩改制以来,良莠不齐的行业环境,让公司总经理袁野意识到,调整升级的时候到了。2008年,该事务所取得专利代理资格,从此,袁野带领着公司员工走上了一条“价值实现之路”。

  “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后,一大批代办机构马上就消失了。同样,在知识产权领域,单纯争夺代理市场份额的公司迟早会走上末路。”袁野表示,冲量从来不是公司的发展方向。目前,代理业务只占该事务所营收的40%,并且还在持续走低,而专利分析、质押评估等衍生服务则占据了大头。在袁野看来,只有以专业团队涉足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和运作,才能彻底摆脱恶性竞争泥潭,发掘出知识产权服务的巨大价值空间。

  重庆企业需要怎样的知识产权服务?袁野表示,首先要帮助企业建立知识产权体系,砌好知识产权资产的“围墙”。然后,在充分了解市场动态的基础上,采用专利无效等常态化手段维护好企业的创新成果。进而,通过将知识产权融入企业研发和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帮助企业建立标准化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最后,发挥知识产权的杠杆作用,化无形资产为有形成果,体现出知识产权应有的市场价值。

  “要想让知识产权价值顺利‘变现’,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加快服务机构提档升级步伐。”据重庆市知识产权法律处负责人介绍,重庆市专利代理机构已达到24家,知识产权服务业年收入达到1.2亿元。在努力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的同时,重庆还将积极筹建集专利分析、预警、评议和专利展示、评估、交易、质押融资、产权变更、合同登记等功能于一体的重庆知识产权交易市场,支撑企业创新发展和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知识产权报 记者 王宇)

(责编:马丽、赵竹青)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