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知识产权

“非遗”之花在天津工大绽放

2014年11月06日09:22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非遗”之花在天津工大绽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也是这个民族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力量之源。在以现代纺织为特色的天津工业大学的师生们不仅自觉承担起纺织类“非遗”的传承责任,而且还走出了以创新促传承的新路,让“非遗”之花在大学校园绚丽绽放。

  在大学校园里,怎样让师生爱上“非遗”?日前,天津工大副校长赵宏回答:“竞赛是一个好办法。”

  去年11月10日,天津工大举办了第一届“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创新作品竞赛。纯布艺制作、色彩艳丽而又美观大方的苗族手镯;用传统染色技法在废旧泡沫上绘出的形态各异的鱼;集平绣、鱼骨绣、包纸绣、打籽绣等绣法于一身的锁链……“这些作品都出自学生之手,每一件作品都体现了创作者对纺织‘非遗’的深刻领悟和推陈出新。”赵宏骄傲地介绍。

  组织竞赛的教师王文涛告诉记者,这次大赛收到艺术学院、纺织学院等6个学院约400名学生创作的190余件参赛作品,涵盖了收集、制作、设计、影视、动画、创业6大类。展室内,陈列着一款形似玉璧的多功能按摩颈枕。纺织“非遗”纹样与太阳能电池板的结合,体现了传统美感与现代功能的统一。“纺织类‘非遗’若要获得真正的复兴,必须走向市场。”赵宏说,“今年我校即将举行的第二届比赛,将邀请‘非遗’领域的企业家、传承人参与,让学生们的作品得到市场的启迪和检验。”

  在天津工大,“非遗”已不再是艺术类学生的“独门绝技”。学校构建了“通识课+专业课+实践”的“非遗”教学体系,让全校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其中。

  目前,天津工大开设的“纺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门通识课得到了大学生的热捧。此课程涵盖了设计、研发、营销等多学科专业内容,由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10位教师共同讲授。艺术学院鼓励学生在参加设计赛事时运用“非遗”元素,作品屡获佳绩;纺织学院开设了“产品设计与工艺”“艺术染印技法”等实践课程,至今已获得100余项奖项;经济学院组织学生参与申报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已荣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经济研究成果奖等大奖。

  “纺织‘非遗’教学体系的建设,不仅满足了学生对‘非遗’知识的渴求,而且也打破理、工、经、管、法、艺的学科界限,使学生可以自由选取感兴趣的内容做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调动了全校学生广泛参与纺织‘非遗’创新的积极性。”赵宏说。

  天津工大有座落成不久的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研馆。这个“非遗馆”通过声、光、电等先进的多媒体技术,运用实物、视频和图片等手段,使悠久的中国纺织文化得到完美呈现。“‘非遗馆’不仅是学习平台,还是研究平台。”馆长解基程介绍说,开馆1年多的时间,已有2000名学生来馆里学习和研究。“这里大部分展品都是我校学生收集整理出来的。参与‘非遗馆’的建设,同学们既当老师又当学生,加深了对‘非遗’的兴趣和了解。”赵宏说。

  天津工大党委书记张宏伟说:“我们把纺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内容,让青年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的继承者和弘扬者,这也是大学应肩负的使命。”(记者 陈建强 朱斌)

(责编:郭方园(实习生)、马丽)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