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知识产权

研发58项专利的“垃圾专家”

2014年09月26日09:21    来源:郑州日报    手机看新闻

9月23日是农历的好日子,这天新密城区各大饭店多是婚宴,新密市餐厨垃圾处理中心的日处理量也创下历史新高—日处理46.2吨。

能成为我省率先实现餐厨垃圾全城集中回收处理的县市,新密市得益于一位整天与垃圾打交道的“垃圾专家”,他带领团队研发设计的餐厨垃圾处理装备,已经获得58项国家专利。他的名字叫张共敏。

2012年,新密市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开建,由于该项目是省内首家,甚至国内也属领先,因此亟需一批精通垃圾处理技术专业人才,而国内大学尚无此类专业,这就需要在实践中培养人才。张共敏和他的团队应运而生。

走进新密市餐厨垃圾处理厂,闻不到垃圾的臭味。“之前刚运行的时候确实有臭味,后来我们加装了一些装置,使得臭味大大减少,这多亏了我们的专家张共敏。”中心一工作人员说,在张共敏的办公室,有厚厚的一摞图纸,这是他自己设计,委托河南工业大学专家绘制的。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后,大部分变成中水,可以用来洗车,此外就是营养土和油。张共敏正在设计的金属罐,是为了将营养土干燥,以便作为肥料出售。他指了指旁边的矿泉水桶说:“我是受这个水桶的启发,想出了这个设计。”经过多次试验和咨询有关专家,他的设计完全符合要求,目前正在做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在垃圾处理场,张共敏和他的团队不断对引进的设备实施完善和改造,创新研发了58项专利成果。这位学农业出身的汉子已经年届五十,硬是凭着自己的钻研,在实践中学习,成为一名研究垃圾处理的专家。

能卖拿去卖,有害单独放,干湿要分开。是目前国内最新的垃圾分类理念。新密市餐厨生活垃圾处理中心的运行,为实现这一分类后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奠定了基础。张共敏说:“目前很多城市推广垃圾分类后,由于没有建成后续的处理机构,造成分类后的垃圾再次混合,这是需要引起决策者注意的问题。

在垃圾处理场后面,有几座蔬菜大棚,大棚里的黄瓜长势喜人。张共敏摘下一根尝了一口。“这是用垃圾处理产生的肥料种植的,口感脆甜。”2013年以来,新密市餐厨垃圾处理中心每月处理垃圾平均约30吨,其产品工业油脂用于制生物柴油,有机肥料种植有机蔬菜。

同时,临近的生活垃圾处理中心,将生活垃圾中的不同物质进行资源化利用,易腐有机物—厌氧消化制沼气,废旧塑料—造粒利用,可燃物经热解气化,作为制砖热源,无机物制成烧结建材。截至2014年4月底共处理生活垃圾26000多吨。形成了垃圾处理的“新密模式”。(张立)

(责编:魏艳、马丽)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