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2

穿专利铠甲上阵,做信息安全卫士

--访北京握奇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幼君

2017年12月21日08:44 |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小字号
原标题:穿专利铠甲上阵,做信息安全卫士

人物介绍:王幼君,北京握奇数据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已从事数据安全技术工作20余年,带领研发团队推出了芯片卡操作系统Timcos、移动通信SIMPASS卡,以及多款智能可穿戴设备等。 

王幼君曾获得北京市劳动模范、首都科技盛典科技人物、北京市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首都五一劳动奖章、中关村电子城优秀企业家、紫荆花杯杰出企业家奖等荣誉。 

“这款握奇手环不仅是一张‘银行卡’,除了具有小额支付功能,它还是一张‘公交卡’,能够快速刷卡进站。”采访伊始,北京握奇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握奇公司)董事长王幼君向记者介绍了其随身携带的一款智能手环,“我现在出门基本不带钱包,小额支付全靠它,轻轻在POS机上一扫,便能快速完成支付。” 

在一个多小时的采访中,握奇手环只是王幼君给记者介绍的众多产品的一种。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移动终端、金融IC卡、手机SIM卡、公交卡、网银安全认证设备、ETC(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读卡器……握奇公司推出的这些产品无一不渗透着信息安全理念,正如王幼君所言:“握奇公司的使命就是致力于不断改善个人与组织的信息安全状况,而保障信息安全的核心,便是握奇公司在信息安全领域布局的数百件专利,尤其是近百件PCT专利。” 

用创新“冲破”两道关卡

谈起23年前创业的那段经历,王幼君提到了两个关键词--技术落后、受制于人。 

1994年,握奇公司成立,主攻智能卡产品。王幼君回忆,握奇公司刚起步,就陷入国外企业的“包围圈”。当时,智能卡自上世纪70年代问世以后,已经经过了20余年的发展,智能卡核心技术一直被欧洲企业垄断。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卡,成为握奇公司需要冲破的首道关卡。 

“若想突出重围,创新和知识产权是握奇公司的不二法宝。”王幼君向记者介绍,经过两年的技术攻关,1996年,握奇公司成功开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卡操作系统--TimeCOS,并于1998年通过中国人民银行“PBOC银行卡”检测。 

经历了原始的技术积累和知识产权布局后,握奇公司的经营模式开始向规模化发展转变,但智能卡制造设备核心技术的缺失成为拦住握奇公司快速发展的第二道关卡。为此,握奇公司不得不斥巨资从德国和法国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智能卡制造设备。 

本以为新设备会让公司的业务再上一个新台阶,但首批产品的质量检测报告给了王幼君“当头一棒”。“经过试生产,我们发现这些设备的稳定性存在很大问题,产品合格率只能达到85%左右。”王幼君介绍,公司发现问题后,立即与德国和法国厂家沟通,结果被告知这些设备在研制过程中就存在上述问题,厂家也没有合适的解决方案。 

面对设备生产厂商都无法解决的难题,王幼君带领技术人员开始对设备进行“会诊”,逐一找到了导致设备出问题的一些关键技术点,并攻克了这些难关。随后,王幼君还针对一批关键性设备及其部件进行了改进,不仅大大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还使得产品合格率提升到了99.9%以上。 

在依靠创新“冲破”两道关卡后,王幼君开始思考如何保护自主创新成果。握奇公司十分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针对自主研发的技术提交了100多件专利申请。让王幼君意想不到的是,德国和法国生产厂商听说握奇公司攻克了技术难关,提出要高价购买这些改进的技术,但最终都被王幼君委婉拒绝。“智能卡制造设备的关键技术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在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中掌握话语权。”王幼君坦言。 

用专利“化解”侵权风险

2016年底,一起判赔额高达5000万元的专利侵权案,使得作为原告的握奇公司成为知识产权领域的关注焦点。事实上,成立23年来,握奇公司的角色也经历了由被告向原告逐渐转变的过程。 

目前,新加坡是握奇公司市场份额最大的海外市场,但回忆起刚进军新加坡市场的情景,王幼君至今仍然记忆犹新:“2001年,握奇公司开始进军新加坡市场,公司在那里开展的第一单业务就遭遇了专利侵权纠纷。” 

当时,握奇公司与新加坡交通部门联合开发一款“一卡通”产品,该卡片在扣款时应用了一项保护技术,有一家法国公司针对该技术进行了专利布局。由于握奇公司事先并未对此进行专利侵权风险分析,并不知道“一卡通”产品有可能侵犯法国公司的专利权,直到收到对方发来的律师函,才意识到在海外市场开展专利布局的重要性。随后,握奇公司立即组织技术人员修改技术方案,规避了专利侵权风险,从而使得“一卡通”产品顺利进入新加坡市场。 

经历了新加坡市场的“虚惊一场”后,握奇公司加快了在海外市场的专利布局进程。截至目前,握奇公司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了160多件专利申请,其中70多件获得授权。 

正是得益于对技术创新和专利实力的不断积累,握奇公司在海外市场的发展愈来愈顺,在应对专利纠纷时也显得更加游刃有余。2006年,握奇公司接到欧洲某公司的律师函,指控握奇公司刚刚进入国际市场的一项产品涉嫌侵犯其两件专利权,如果此项指控成立,则公司刚刚起步的国际业务将不复存在,这会给握奇公司拓展海外市场的计划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 

“接到律师函后,公司立即组织专利部门人员会同技术人员进行分析比对,最后确认其中一项指控与我们的技术实现方法不同,公司并不侵权,另一项指控的专利有效期即将过期,并且我们的销售区域并不在对方专利的保护范围内。”王幼君表示,基于此项分析,握奇公司委托律师回函要求对方承认上述事实。此后,对方没有进一步纠缠,握奇公司成功地迈过了走向国际市场的又一道专利门槛。

经历过一系列专利纠纷后,握奇公司愈发认识到专利保护的重要性。正如王幼君所言:“要想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我国企业在开展专利布局的过程中,必须深耕细作,不断提高专利质量,同时提升专利组合的横向覆盖力和纵深层次感。只有这样,我国企业才能挺直腰板‘走出去’。”(本报记者 冯飞)

(责编:杨轩(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