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吹响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集结号”
“曾经,知识产权于我陌生而遥远,但通过一次次的培训,我逐渐意识到加强青少年知识产权教育的重要性,如果说创新像一粒种子扎根于校园,那知识产权就如同保护伞,在保护学生们创新成果的同时,呵护住他们的创新热情。”11月中旬的塞北已是寒风料峭,而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培训班却是一派热气腾腾的场面,百余名内蒙古自治区的科技教育工作者交流着培训的收获与感想。
近日,第三批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名单出炉,内蒙古自治区有3所学校入选,分别是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通辽第五中学、赤峰市松山区红旗中学松山分校,而在两年前这个数字还是零。“我们通过试点促推广,示范促深化,整体推进全区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工作,让青少年从小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近日,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局副巡视员巴根那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而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则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基础性支撑。”
因地制宜 办知识产权教育
悠久的历史文化,壮丽的自然风光,在内蒙古的辽阔沃土上,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的开展正在点燃创新意识与激情。
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蒙古中学(下称锡盟蒙中)入选第二批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实现了内蒙古国家级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零的突破。“入选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对我们来说是一种鼓励,我们会切实提升知识产权教学水平,肩负起普及宣传知识产权的责任。”锡盟蒙中副校长包连胜表示,多年来,学校在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局的支持下,围绕知识产权教育工作做了一系列有益探索。
目前,锡盟蒙中开设了“知识产权”“创新在我身边”两门课程,专门安排4位教师,用蒙、汉两种语言为全校学生讲授知识产权知识。作为民族中学,锡盟蒙中在搏克、射箭、安代舞等民族特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增加知识产权教育内容,让学生们进一步增强了知识产权意识,传承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提起知识产权,很多人会觉得它高深莫测,遥不可及。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都有知识产权的身影。小至一篇作文,大至一项发明都与知识产权密不可分。我们不仅要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更要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锡盟蒙中高一年级学生额丽向记者诉说着她对知识产权的理解。
“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不是说让学生搞多少项发明,提交多少件专利申请,记多少条法律法规。知识产权是一种文化,一种价值观,要让学生树立热爱创新的意识。”锡盟蒙中科技辅导员刘彩琼告诉记者,两年来,她积极参加各种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培训活动,把全国各地学校的先进经验、理念带回内蒙古,带入到知识产权教育工作中。
多方发力 筑创新人才摇篮
现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的张星宇在通辽第五中学度过了难忘的高中生活,阳光开朗的他喜欢唱歌运动,同样也爱好发明创新。在学校科技辅导员张立斌的指导下,他成功搭建了“一种自行车的减震能源供电系统”,并针对这一创新成果提交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最终获得授权。高考自主招生时,发明“小达人”张星宇受到了多所高校的青睐。
“知识产权教育就应该从娃娃抓起,充分发挥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局面,增强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巴根那表示,2016年,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局积极与自治区教育厅、科协制定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工作机制和方案,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共同推进自治区知识产权教育事业。2016年9月,三方联合印发《关于推荐自治区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的通知》,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自治区首批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的推荐评选工作,最终评选出10所学校,为其提供包括经费支持、专利奖励、教师培训、知识产权书籍等。此次入选第三批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的3所学校与锡盟蒙中均是自治区首批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
今年印发的《内蒙古自治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内蒙古要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大力培育知识产权创新文化,到2020年,创建知识产权试点中小学校40家。通过对中小学生科学素养、知识产权意识的培育,在全社会弘扬以创新为荣、剽窃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假冒欺骗为耻的道德观念,形成尊重知识、崇尚创新、诚信守法的知识产权文化。
2017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内蒙古的知识产权工作者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开创内蒙古知识产权工作的新局面,推进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示范工作,为建设亮丽内蒙古贡献力量。(本报记者 李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