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守护人民健康 创造绿色未来
今天是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每年的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如何驱动技术创新都会成为全球各地共同探讨的话题。今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确定的主题是“为绿色未来而创新”,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打造绿色未来亦是人类共同的梦想和愿望。
4月23日,国新办举行2019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发布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今年宣传周活动的主题是“知识产权与健康中国”,这是着眼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结合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所倡导的“为绿色未来而创新”而确定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主题。
知识产权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让人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宝贵、健康的重要。希望通过知识产权更好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更加有力地支撑全民健康与全面小康。”申长雨表示。
知识产权与人类健康有着密切关系,包括通过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促进医疗行业创新发展,研发更多创新药和精密医疗器械,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通过更好地保护传统中医药,发挥其在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中的独特作用;通过大力发展地理标志产业,培育更多植物新品种,打造更多知名品牌,让人们吃得安全、用得放心;通过商标、版权和特殊标志的保护,促进文化产业和体育事业发展,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通过人类遗传资源的保护,构筑起特殊的健康安全屏障,这些都是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4月24日,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介绍了在支持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方面采取的新举措和取得的成效。疫情发生以来,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国知识产权系统快速响应。据雷筱云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出拳打击与疫情相关非正常商标申请代理行为;会同市场监管总局、药监局出台复工复产十条。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新增专利和商标质押贷款337亿元,同比增长15.5%,质押项目数1633项,同比增长13.8%,一大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通过质押登记绿色通道快速获得融资支持。疫情防控期间,地方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多措并举,亮点频现。武汉推出“新冠肺炎防治专利信息共享平台”,免费提供精准研发所需专利信息;南京设立10亿元“新冠疫情防控专项融资计划”;深圳成功发行疫情防控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计划融资10亿元,已发行3.2亿,惠及12家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天津指导新冠肺炎病毒检测试剂盒开展专利布局,为相关的申请开辟绿色通道;安徽宿州开展砀山酥梨等地理标志产品“抗疫”线上营销,实现销售收入3.2亿元。新冠肺炎发生以来,从各地知识产权领域的举措可见,知识产权在助力疫情防控方面成效明显,在促进健康中国建设领域大有作为。
知识产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扎实推进新发展理念的落地见效,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转方式、调结构、添动能,打造经济发展的升级版。而高质量发展根本在于经济的活力、创新力和竞争力。
在2019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发布会上,申长雨介绍了国家知识产权局与国家统计局联合发布的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0.7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11.6%,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专利密集型产业是指发明专利密集度和规模达到规定标准,更多依靠知识产权参与市场竞争,符合创新发展导向的产业集合。例如,信息通信、新装备制造、新材料、医药医疗、环保产业等,体现了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的新进展,反映的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成效。
近年来,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越来越重视专利密集型产业发展,定期开展相关统计研究并发布统计数据。欧盟2019年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欧盟专利密集型产业占GDP比重已经达到了16.1%,较我国当前高出4.5个百分点。
但可以预期,我国专利密集型产业规模在未来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此外,2018年中国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达到6.6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37%。2019年,商标品牌战略实施推动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地理标志运用有效促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达到1515亿元,同比增长23.8%,版权质押担保金额73亿元,帮助近万家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涉及知识产权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9286.9亿元,同比增长137.7%。知识产权使用费进出口总额约410亿美元,其中出口额66.0亿美元,同比增长18.8%。通过这组数据可以看出知识产权运用效益明显提升,为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知识产权助力创新打造绿色未来
去年以来几起突发的环境事件,引发全球各领域的关注和警惕。有“地球之肺”之称的亚马逊雨林大火燃烧20余天,东非蝗灾蔓延至全球多个国家,冰川加速融化可能释放致命病原体……全球环境形势的严峻让公众意识到,加大绿色可持续发展力度迫在眉睫。
通往绿色未来的道路上离不开科技创新,同时绿色发展亦是当今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重点方向。从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新材料,到节能减排的新技术、新产品,都需要知识产权制度保驾护航,知识产权成为激发创新活力、推动绿色经济持续前行的动力。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有关报告及数据显示,中国在2019年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提升至第14位,较2018年上升3位,稳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知识产权在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各项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4月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的专利申请量达到5.899万件,跃居世界第一位。申长雨认为“这个发展成就主要得益于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持续提升,企业也更加重视在海外的知识产权布局。” 目前,我国已与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际组织建立了知识产权合作关系,成为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等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和全球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也在不断加大知识产权海外布局。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弗朗西斯·高锐对中国支持和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各项事务表示感谢,他表示,中国在国际知识产权界一向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高锐表示,今年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是“为绿色未来而创新”,发展绿色经济是人类更具挑战性的任务,通过发展绿色经济,我们能阻止污染在全球的扩散,而这正在影响着人类健康和世界经济运行。科技,特别是技术创新,为鼓励绿色创新发挥了重要作用,知识产权同样至关重要。它能进一步鼓励创新并加大在绿色科技创新上的投入。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推出“国际专利分类绿色清单”,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建立绿色专利分类体系,全球绿色专利数据库为绿色企业提供了更便利的专利服务,护航绿色经济不断前行。
相关阅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