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首页滚动

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只在末端治理

2018年04月25日08:36 | 来源:北京晨报
小字号
原标题:知识产权保护不能只在末端治理

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司法来兜底,但是司法向来只是法治的末端环节,是调节利益秩序、维系利益关系次优的选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需要完善立法,确立更为清晰、更为科学的法则、规则体系,更需要统筹行政、司法、社会组织的力量,形成系统的保护体系与机制,打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营商秩序。

23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广东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7年度)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和全省知识产权审判十大案例。2017年,广东法院审结知识产权案件超7万件,占全国法院新收知识产权案件总数的近三分之一,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同比增长近50%,涉标准必要专利、网络著作权及不正当竞争等纠纷呈现多发趋势。(4月24日《南方都市报》)

知识产权保护诉讼案件激增,一方面源于社会权益意识的提升,特别是民商主体对知识产权利益的重视;另一方面源于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专利、著作权、商标权在经营领域竞争的权重越来越大,导致侵权借光的现象多发、频发。司法这方面案件数快速增长,从正面来讲表明司法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加大,一些地方的法院还专门设置了知识产权诉讼的专门法院或法庭,体现了保护知识产权法治的强大决心。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其实也折射出知识产权前置保护的失位,规则调节的失力,形成许多侵权存量和许多具有争议的利益纠葛,等待着司法审判来兜底。这些从所公布的审判案例可窥见一斑。像恶意抢注商标式的侵权,恐怕更需要做的还是加密商标注册的栅栏,堵塞投机的漏洞,而不能依赖侵权后司法善后。

在知识产权诉讼案件增多的同时,知识产权维权难的问题也同样突出。比如,前不久童话大王郑渊洁历经14年赢回“皮皮鲁”商标是典型缩影,他的惨胜得益于去年1月份最高法出台有关明确文学作品角色商标在先权益的司法解释,这直指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的软肋。

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司法来兜底,但是司法向来只是法治的末端环节,是调节利益秩序、维系利益关系次优的选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更需要完善立法,确立更为清晰、更为科学的法则、规则体系,更需要统筹行政、司法、社会组织的力量,形成系统的保护体系与机制,打造诚信经营、公平竞争的营商秩序。木须虫

(责编:龚霏菲、王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