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首页滚动

科技创新优势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8年03月21日08:57 | 来源:科技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扬州:科技创新优势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优化“双创”环境 打造创新优势

扬州市科技局局长陈星对科技日报记者说:“今年,我们将以一流实验室建设为引领,以科技综合体提升为抓手,优化‘双创’环境,深化产学研结合,不断激活创新因子、提升创新浓度,持续推进动力变革、创新转型,为‘两创’示范收好官,为新一轮创新型城市建设开好头,有效支撑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扬州把推动科技进步、增强创新能力作为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环境和创新发展能力的中心环节,努力增强创新的发展动力与核心竞争优势,重大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去年,全市主要指标大幅跃升并实现进位,全市年研发经费支出首次突破100亿元,占GDP比重提升至2.4%;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提升至45%;发明专利授权增速居全省第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32.7%、达9.87件。

陈星告诉记者,去年来,扬州科技系统树立大局意识、担当意识,将服务全市中心工作作为首要任务。紧扣市委、市政府“12345”创新发展工程等重点部署,主动作为,牵头推进重大科技项目“双百”计划,配合财政、经信、人才等部门做好“双创”示范推进、“中国制造2025”示范区创建、高端人才招引培育等工作,在服务大局中更好地发挥科技引领支撑作用。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将推动短板指标进位作为工作重点。狠抓研发投入、高新产值、知识产权创造等短板,聚焦聚力综合施策;加强政策牵引、服务优化,将激发全市科技创新活力作为关键抓手;突出标志引领、示范带动,将打造扬州“双创”特色品牌作为未来亮点。

在加强政策牵引、服务优化方面,全年帮助企业享受科技减免税政策9.4亿元、争取科技贷款8.17亿元,发放创新券和落实省40条、市28条资金各1亿元,有效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去年全市共承担省级以上科技项目407项、上争资金4.75亿元,其中2项获批国家农业重点研发专项、4项入围国家重点研发专项,有2项主持的科研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实现在自然科学奖项目上零的突破。

记者欣喜地看到,如今,江苏扬州创新驱动战略已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识,创新型城市建设正在扎实推进之中,一批业内有创新实力的业内“小巨人”、一批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一批有规模的新兴产业园区,正在崛起。

集聚创新要素 邗江创新有活力

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引进高端人才、与知名高校院所共建研发机构,扬州市邗江区有效提升了研发创新、技术承载和成果转化“三项能力”,培养出来了一批科技“小巨人”,涌现出一批引领产业高端发展、惠及民生的创新成果。

扬州市邗江区科技局局长戴青海如数家珍,2017年,荣获15项市级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在扬州市各区排名第一,获奖数占全市总数的40%。丰尚公司首次作为第一完成人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彰显了我区企业原始创新、自主创新、集成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高标准打造企业创新平台。这是邗江区提升科技水平的做法之一。邗江区充分考虑和结合重点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打造创新服务平台。去年,新增省级以上“三站三中心”23家,总数达196家,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87%,大中型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达1.85%,全市第一。扬州首个市外上市公司研发中心落户邗江创业中心。

高质量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这是邗江区提升科技水平的做法之二。邗江区围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出台政策鼓励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形成一批国内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研发团队。在高端装备领域,牧羊集团研发的高效智能化饲料环模制粒装备,打破欧美长期垄断,推动了饲料工业和养殖业整体技术进步;扬力集团高效大吨位精密热模锻关键技术及其智能化生产系统,广泛配套应用于华晨宝马以及通用、大众等国内外品牌汽车制造商,实现了我国高效大吨位精密热模锻压力机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精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充分展示了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实力。

高水平构建产业创新集群。这是邗江区提升科技水平的做法之三。邗江区突出问题导向,全力实施“高企倍增”行动,坚持量质并重,夯实创新基石,一手抓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发展,一手抓中小企业入库培育,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成长阶梯,形成层次推进的创新型企业集群,实现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力争到2020年,年收入超过5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达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00家。

邗江区副区长陈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不仅要手里有活,而且要胸中有图。我们要把邗江创新发展放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大节点上分析,放在江苏省、长三角乃至全国的大竞争、大格局中定位,放在国家、省、市创新发展的大战略、大态势中谋划,这样才能有方向感、才能有目标性。”

戴青海告诉记者,2018年,区科技局将围绕区委“智造邗江攻坚年”决策部署,突出创新资源有效供给,在创新平台建设、协同创新推进、服务品牌打造等方面多点发力,加速集聚创新要素、构筑集群优势,把推进重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聚力实施“双高双转”行动,推动高科技成果、高价值专利在邗江批量转移转化,量产高质量发展“主引擎”。

重技术创新 市场脱颖而出

在江苏朗禾控制系统有限公司董事长尹世安看来,如今,随着产业的发展升级,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表现为技术竞争、人才竞争、服务竞争。因此,企业只有充分依靠科技人才,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开发和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使企业在行业竞争中更具优势。

事实上,近年来,江苏朗禾就是因为注重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注重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的技术合作,注重服务模式创新,迅速在非道路机械电子市场脱颖而出。自主研发的应用于农业装备、工程机械、电动车、改装车、特种装备等车辆的位置传感器和电子油门系统,快速成长和发展。

江苏朗禾是专业从事电子电控产品研发、制造和销售服务的企业,公司创立于习近平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引领的中国环境保护升级的大环境下,以机动车排放法规升级为契机,专注于非道路车辆这一细分市场,埋头苦干,精工细作,致力打造成行业领先的电子电控产品供应商。作为公司创始人,尹世安长期和国际品牌打交道,对欧美和日本制造业有着深刻的了解,深知国内制造业的差距和痛点。

“目前,在国内市场中,我们生产的手控油门产品行业占比达到30%以上,传统油门踏板也占到15%左右。过去,国产化手控油门产品空白,市场由外资企业控制,产品价格近1000元每套,给国内整机企业带来极大的成本压力。我们开发出的产品,由于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技术水平,投放市场后,配套价格大幅度降低。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产品性价比大幅提升,有力地支持了国内非道路车辆排放升级和产品转型,推动了我国非道路车辆的发展。”尹世安说。

“专业、用心”,是江苏朗禾确立的企业发展理念。用尹世安的话来说,“就是要用专业技术为客户创造价值,以用心服务与行业共成长,为合作伙伴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和全方位的服务。”

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江苏朗禾在打造一支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上,可以说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一方面,从国内科研院校、外资企业引进各类人才,组成自己专业的研发团队。在人才引进上,不唯文凭论,注重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与上海交通大学、扬州大学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在新能源动力控制系统、北斗精准农业开发等方面开展联合研发,满足国内产业发展需求。

为提升装备技术水平,江苏朗禾持续大力投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120多台套,并建有独立的试验室,不出企业,就能够进行产品总成及零部件的性能检测、电磁测试,以及疲劳、老化、高低温、盐雾等各类试验,为新产品开发、试制试验、质量检测提供可靠保障。更为重要的是,公司注重工艺和工装开发,为工艺和工装人员提供良好发展空间和优惠待遇,持续改进和完善专有工装,提升企业竞争力。

为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品质,江苏朗禾把质量作为公司的核心战略,明确以用户为中心,注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实现从原材料、制造、物流等全流程质量控制。产品所需的原材料,都是经过反复调研后,对标国际行业标杆,从每一个细节入手,选用行业最优秀供应商,提升企业质量核心竞争力,用产品品质为企业产品代言。

江苏朗禾控制系统有限公司制造部部长贾显亭告诉记者,电子油门在非道路装备上使用,使用工况与汽车相比存在较大区别,不能照搬汽车电子产品简单移植。除了汽车产品要求的精准、可靠、耐疲劳外,农业装备等非道路机械在防水、防振、防尘上面临更加苛刻的环境。因此,江苏朗禾吸收欧美等企业先进经验,结合国内法规和工况要求,进行自主设计生产。在没有行业标准的情况下,参照汽车标准,比如油门踏板的1000万次踩踏试验,江苏朗禾的任一款产品均可以达到;而在防水、防振、防尘等性能方面,则全部超过汽车行业标准。

重科技创新,江苏朗禾既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又形成技术优势,快速开拓了市场。目前,公司已获得10多项国家专利,技术可以满足国内外所有主流发动机及电控系统的要求,已为国内外100多家整车及发动机企业配套。

眼下,江苏朗禾又瞄准了更高的目标,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布局精准农业,正在全力开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北斗定位系统及GNSS智能终端、大数据管理平台,卡位智慧农业入口。尹世安说:“今后,通过车载智能终端和卫星定位系统,可将车辆、机具、农事环境等数据收集、上传、分析并发送指令,实现远程控制、无人作业和智能互联,是现代农业智能化发展的关键。”

(责编:王小艳、王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