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大脑”上线,新闻生产搭上AI快车
12月26日,中国第一个媒体人工智能平台“媒体大脑”由新华社正式发布上线。
对,又是人工智能。这个集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于一身的平台,又打算干些啥?
新华社和阿里巴巴集团合资成立的新华智云负责此平台的研发和落地。其联席CEO傅丕毅这样回答——赋能媒体,提升媒体在智能时代的新闻生产、分发和监测能力。
多年来,媒体内容生产的环节并没有发生多少革命性的变化:搜集线索,确定选题,查找资料,采访,成文…… “媒体大脑”提供的服务内容,就覆盖了这一套新闻生产的全流程。它包括2410(智能媒体生产平台)、新闻分发、采蜜(语音转文字)、版权监测、人脸核查、用户画像、智能会话和语音合成等八大功能。
它是一个开放平台,各媒体机构申请即可入驻,共享其数据资源。
傅丕毅认为,长远来看,2410对媒体行业可能产生的影响最大。这是个24小时不休的平台。目前,它能智能识别火灾、爆炸、交通碰撞事故等特定场景和突发事件。它将通过摄像头、传感器、无人机、行车记录仪等智能采集设备,结合新闻发生地附近的多维数据,实时检测新闻事件,智能生成数据新闻和富媒体资讯内容,并将之提供给媒体和记者。“它代表了我们未来获取信息、呈现信息的一种可能性,对媒体而言是一种质变。”傅丕毅说。
新华智云联席CEO徐常亮则觉得,版权监测功能可以对媒体产生立竿见影的影响。使用该功能后,媒体的各类原创内容都将纳入“媒体大脑”的保护下。“当各类媒体的原创文章汇总到云上后,对这些文章转载、引用或者盗用、洗稿,都会形成一个清晰的网络,媒体能够掌握信息的传递和演变流程。”徐常亮表示。
“媒体大脑”其他版块也各有不同的针对环节:采蜜,将语音转成文字;人脸核查,在图片、视频素材中精确定位人物,防止张冠李戴;智能分发,依托新闻分发渠道,通过大数据在智能硬件等设备上为读者精准推送新闻资讯……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吴飞表示,“媒体大脑”将人、物、视频和文本等所有信息串连在一起,为万物皆媒体的时代打下了基础。
不过,当一个个摄像头和芯片都学会了采集和发布信息,记者这个职业何以自处?
徐常亮说,媒体人短时间内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不大,但人工智能可以帮到记者的地方有很多。傅丕毅做过多年记者,他直言,媒体内容的竞争力最终体现在思想力上。(本报记者 张盖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