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在不断探索中前行
推动传统出版的数字化转型以及促进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如今已成为业界共识。近年来,大多数传统出版机构或者数字出版单位,根据自身业务特色进行了媒体融合探索,不少取得了显著成绩。不过,由于媒体融合在国内起步较晚,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日,由上海财经大学MBA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MBA校友会出版分会主办、沪江教育协办的出版行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在上海举行,来自高校、行业协会、传统出版机构和数字出版单位等数百名代表齐聚一堂,不仅分享了在数字化转型和媒体融合取得明显成绩的多家出版机构的经验和做法,也就传统出版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以及相应的解决之道进行了探讨。
深挖版权价值
不久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等发布了《互联网+传媒融合发展报告》。报告指出,2016年我国传媒产业总规模达1.6万亿余元,并有望在2018年突破2万亿元。与此同时,我国传媒产业正在快速进入移动传播时代。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教授黄楚新坦言,或迫于生存压力、或欲深度掘金,传统出版机构纷纷依托已有的海量版权内容进行数字化转型,而在线出版机构也凭借其平台、渠道、技术等资源,发力传统出版业务,媒体融合已是不可阻挡趋势。
作为全国高校首批期刊集团,广西期刊传媒集团公司(下称广西期刊)从经营模式、版权多元开发、搭建技术平台等多个维度推动媒体融合,走在了业界前面。据董事长李苑青介绍,为谋求数字化转型升级,广西期刊早在2001年就陆续与中国知网、龙源期刊网等数字资源平台合作,把传统出版纸质资源转换为网络数字出版资源;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广西期刊争取获得了互联网出版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等。此外,广西期刊还深度挖掘与循环利用旗下期刊的优质版权内容,跨界拓展动画、视频、培训等业务,推出了《超能兔战队》等多部网络视听节目作品。
山西三晋报刊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三晋报刊)则将媒体融合业务分为6大板块:报刊与图书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MPR全媒体融合、影视动漫产业融合、人工智能产业融合和研学培训产业融合。据三晋期刊党委副书记裴建平介绍,每个板块看似孤立却又紧密相连。以人工智能产业融合为例,公司将旗下优质内容资源与前沿技术对接,与外部公司展开合作,将纸质内容进行数字化、智能化开发。同时,该板块会为其他业务提供技术支持或经验参考。
事实上,不止是传统出版机构向新媒体转型,专业的数字出版单位也在努力拓展传统出版业务,加快媒体融合步伐。以沪江教育为例,据其合伙人、副总裁常智韬介绍,沪江教育成立了专业版权公司尚刻,帮助传统出版机构和权利人实现“一个版权,多元开发”。比如,公司联手美国知名出版机构霍顿·米夫林·哈考特出版集团(HMH),引进了美国小学三大英语教材之一的Journeys的配套分期读物,将其开发成“纸质图书+微课+APP“的多层次产品;此外,公司还试水版权的逆向出版,将优质的原创数字内容进行纸质化出版,如推出的《北大Dr.帅澜:让孩子更专注的心理学》课程大受欢迎,并制作成音频在喜马拉雅FM播出,上线两周播放量就高达14万人次。
实现产业共赢
无论是传统出版机构向新媒体跨界,还是数字出版单位向传统出版业务渗透,媒体融合在国内并无过多经验可以借鉴,仍然存在很多普遍性问题。
在常智韬看来,传统出版机构在媒体融合过程中,普遍存在缺少专业的数字化思维人才、缺乏对数字化转型后的市场预估、数字化转型缺乏创新且形式单一等问题,有的出版机构还遭遇了传统资源与数字资源“左右手互搏”的尴尬局面和两难境地。而数字出版单位在拓展出版业务的过程中,难以短时间内培育优势版权内容,难以将互联网思维完全照搬到传统出版业务,未能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
对此,李苑青表示认同,并指出除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缺失等核心问题外,传统出版机构在媒体融合过程中还存在多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如何保障充裕的资金、如何形成有效的盈利模式等。同时,在期刊出版领域,还存在传统的期刊生产流程和编读关系已不再适应新媒体融合发展的需要等问题。随着编纂平台的投入使用,生产流程和管理模式也随之改变,这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媒体融合发展对新时代的编辑提出了更高要求。此外,裴建平还提出,除上述问题外,传统出版机构在媒体融合中还必须及时转变观念和提高认识,不要对未知事物产生恐惧。
那么,业界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李苑青建议,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人才培养和思维转型是当务之急。优秀版权内容的生命力不会随着技术变革而发生本质的变化,但表现方式和传播形式应该伴随新时代、新技术的到来而改变。媒体融合过程中,从业者应该用产品运营、用户运营的思维和方式将传统出版做新、做活,为读者、用户提供优质内容和服务。对于资金和盈利模式等问题,则需要每家单位根据自身特色进行多元尝试和探索,不要害怕失败。比如,为解决资金问题,广西期刊通过多个渠道完善资金链,将逐步形成自筹资金、国家补贴、引进投资、组建基金、上市融资等多渠道资金来源的格局。
“传统出版机构拥有内容优势、品牌优势与市场优势,承担着传统出版业生存支柱的角色。而在数字化环境下,数字出版机构拥有用户、技术、平台和渠道甚至是资金,在媒体融合过程中,两者可以互相支持、互相学习并加强合作,共同解决媒体融合中出现的不同问题,最终实现合作共赢。”沪江教育创始人、CEO兼董事长伏彩瑞表示。(本报记者 姜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