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月26日是第19个世界知识产权日。20年前,中国和阿尔及利亚等国共同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出提案,推动设立“世界知识产权日”,这是中国对世界知识产权事业的一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知识产权经历了法律制度初创、战略纲要实施和强国建设起步等关键阶段,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历史性跨越。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作出了一系列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要部署,引领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发展。
多年来,我国建立了包括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在内的、门类较为齐全、符合国际通行规则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加入了几乎所有主要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制定出台了《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十三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为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作出了系统顶层设计。
“今年初成立的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负责审理专利等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知识产权民事和行政诉讼案件,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持续加强。”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介绍,2018年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总体得分为76.88分,较2017年提升0.19分,满意度稳中有升。
在相对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支撑下,我国的知识产权审查工作蓬勃发展。“去年我们共审结发明专利申请80.8万件,实用新型专利申请187.4万件,外观设计专利申请66.7万件,商标注册申请804.3万件。截至2018年底,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拥有量共计160.2万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1.5件,商标有效注册量为1956.4万件,平均每5.8个市场主体拥有一个有效商标,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据申长雨介绍,我国积极推进世界一流审查机构建设,建立了一支1.3万多人的专利、商标审查员队伍。截至2018年底,全国执业专利代理师达18668人,专利代理机构达2195家,显示出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勃勃生机。
与此同时,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正稳步提升。2018年,我国提出要在5年内将商标平均注册审查周期由8个月压缩到4个月以内,达到“经合组织”国家最快水平;发明专利审查周期平均压减三分之一,其中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压减一半以上。
经过多年的宣传普及,中国企业在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逐渐意识到了知识产权的重要性。稻香村集团品牌负责人刘志勇介绍,近年来,稻香村积极实施“出海”战略,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当地注册“稻香村”商标,把中国老字号做成了国际品牌。
外国企业在中国也积极运用相应规则,保护自身利益。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国外在华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4.8万件,较上年增长9.1%;国外在华商标申请量为24.4万件,较上年增长16.5%。国外在华知识产权申请量的持续增长,显示出外国企业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环境的认可。
申长雨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已与全球63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签订了多双边合作协议和谅解备忘录,与50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成员国建立正式合作关系。
保护知识产权,为我国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世界银行发布的2018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在全球的排名从2017年的第78位大幅跃升至2018年的第46位。(佘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