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

信诺佰世:专利引领 探寻医学诊断新方向

2017年02月23日14:41 |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小字号
原标题:信诺佰世:专利引领 探寻医学诊断新方向

  “2015年,一名疑似患有心脏方面疾病的4岁儿童,转诊多家国内知名医院,却迟迟得不到确诊。在患儿家长焦急万分的时候,受其主治医生委托,我们对患儿和家属进行了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的综合检测,经过深入分析,最终找到了相关的致病性突变,帮助医生对该病例进行了确诊,为患儿的后续治疗提供了方向。”信诺佰世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下称信诺佰世)总经理王明旭向笔者娓娓讲述了公司成立以来,依靠自有技术,成功为患者找寻疑难病源的经历。


  近年来,随着全球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国内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第三方医学诊断产业作为医疗服务外包业的重要分支快速发展。“信诺佰世成立于2014年,是由国家卫生主管机构批准设立的医学特检实验室,可为国内众多医院提供专业临床诊断支持,主要领域包括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性心血管疾病与肿瘤、个性化用药、微生物宏基因组以及科研合作等。”王明旭介绍,目前,信诺佰世已提交了十余件专利申请,并在此基础上成功开展了数千例诊断服务,走出了一条科技强企的发展之路。


  抓住机遇 定位方向


  “第三方医学诊断实验室由于实现了检验样品的集中检测,不但大大节省了检测费用,更重要的是极大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和质量,降低了错误发生率,目前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是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该领域在我国尚属发展初期。我国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平衡,第三方医学诊断实验室的发展空间十分巨大,而且由于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进,很有可能诞生一些有中国特色的商业模式。”王明旭介绍。


  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的王明旭,在进入医学领域之前,一直从事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200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进入中国成立最早的第三方医学实验室,作为最早接触这个行业的那批人之一,经历了中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从小到大、从单体实验室到全国连锁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他充分感受到第三方医学诊断实验室产业对中国未来医疗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如果说2004年是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的起步阶段,那么随着2012年国家颁布了中国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的试行标准后,这一行业在国内迎来了爆发式发展。”王明旭表示,借着北京通州成立国际医疗服务区的政策机会,以及下一代测序所展示出来的巨大商业前景,王明旭等人合伙成立了信诺佰世。


  王明旭认为,第三方医学检验行业可分为普通医学检验和特殊医学检验,其中,特殊检验技术含量以及对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均要求较高,即使是三甲医院单独完成也比较困难。信诺佰世从成立之初,就明确定位于为三甲医院提供特殊检验。成立两年来,信诺佰世已检测了数千例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病例,业务范围遍布全国多个省市,积累了相当数量的忠实客户。


  依托专利 快速发展


  信诺佰世非常重视技术创新,自成立以来,对基因检测中涉及到的各种检测技术进行了技术改造和相关研发,使其能够更加准确、快速地检测、解读遗传突变中的复杂变异,为相关疾病的基因检测提供了有力保障。“其中,遗传病检测是公司开展的一项主要工作,对于患有单基因遗传病的患儿,可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帮助医生明确病因,为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生育二胎的产前诊断提供参考。相关技术也正在逐步应用于一些疾病的预防当中,如猝死、遗传性肿瘤等,这些检测技术或可用于提前发现身体问题,挽救人的生命。”王明旭表示。


  “第三方医学检验产业在国内还是一片蓝海,未来前景广阔。”王明旭表示,公司已经提前开展了专利布局,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目前围绕该技术已经提交了十多件专利申请,其中8件获得授权。2016年,信诺佰世在线粒体全环扩增技术方面获得突破,并获得2016年度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北京市研发机构的认定。


  企业对专利的重视源于发展的需要。王明旭介绍,尽管公司人员较少,但他仍然为公司配备了知识产权专员,及时了解专利舆情、收集知识产权动态,还聘请专家定期到公司开展知识产权指导和培训。此外,为了调动员工的研发积极性,公司还设立了相应的奖励办法,将优秀团队、个人评选与专利挂钩,鼓励员工发表学术文章。


  两年来,信诺佰世凭借过硬的基因检测技术,得到了国内多家知名医院的认可,已经成功和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儿科研究所、协和医院等多家大型三甲医院达成合作,同时,依托专业学术队伍,为医院提供全方位的学术交流与学术教育服务,不仅推动临床诊断水平的提高,还促进了临床科研发展。


  谈及未来,王明旭表示:“公司将不断扩大产品线,加强技术创新,为大型医药企业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点评


  信诺佰世自成立以来,一直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命脉。两年来,凭借过硬的技术和专利实力,成功检测了数千例疑难病症,为众多患者带来福音。医药领域一直是典型的专利“丛林”,只有加强专利布局,才能更好地助推企业的长远发展。(李俊霖)

(责编:贺迎春、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