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酷《Fantasy Drive》抢夺日本手游市场的诀窍

手游市场供过于求;
原创内容产出不足;
主机厂商豪赌移动游戏……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日本移动游戏产业的现状。虽然日本市场在很多游戏厂商眼中仍是一块香气扑鼻的千亿产值奶酪,谁都想去咬一口,但诸多问题的显现,让日本手游市场的生态迅速发生着改变。日本三大巨型银行之一的瑞穗银行发布了一份关于日本文化内容产业的调查报告,报告称,曾经如日中天的日本游戏业如今已陷入了恶性循环。这随之给国内手游厂商带来了一个问题:未来出海日本还有机会么?
作为目前日本畅销榜TOP100仅有的几款中国手游之一,《Fantasy Drive》的产品强势不仅让国内手游厂商增添了不少信心,也让他们看到了更多希望,是什么促成《Fantasy Drive》在日本成功立足?如今其能否在本土大厂的口中夺食?
谁动了我的奶酪?日本市场诱人却难啃
一直以来,日本移动市场都是全球最活跃的市场之一,也是公认的国外厂商最难攻坚的市场之一。据App Annie报告,早在2012年日本就是Google Play最挣钱的区域市场,占整个Google Play收入的29%。然而,日本手游市场看似诱人,却不是一块好啃的骨头,很少有“非本土”手游能在日本市场脱颖而出。
根据App Annie日本地区数据,8月份进入公司收入排行榜的清一色是日本公司,Top5依旧是Mixi、GungHo、COLOPL、Line和BANDAI NAMCO这五家公司包揽。同时,日本本土手游优势较为明显,保持持续霸榜状态,长期占据日本iOS手游畅销榜前两位的手游分别是mixi的《怪物弹珠》、GungHo的《智龙迷城》,两款游戏的生命周期均超过一年以上。
日本手游市场之所以准入门槛高,热酷游戏COO巴芳将其归结为以下五个原因:
1、文化保守:相较于亚洲其他国家,日本地区在文化上具有较强的文化排他性,这源自其极度强烈的民族感。在文化汲取上,他们会选择自己认为适合国家发展或符合民族气质的文化进行吸收,因此,日本玩家对于国外游戏也秉持较为保守的态度,先以本国游戏为优先选择对象。
2、用户偏好:日本手游玩家喜好较为“独特”,付费率和忠诚度普遍较高,其独特的动漫和风、Q版风格、甚至重口味类型是那些不深刻了解日本市场和日本文化的厂商所无法理解的和生产的。
3、市场机制:日本游戏市场具有最公平的竞争机制,产品审核环节近乎苛刻,对IP版权、专利问题极度重视,一旦触及文化、道德和法律红线,严重者有下架和法律风险。
4、本土化:本土化不等同于一个语言包,更要融合当地文化偏好等多种因素去做。除了语言外,UI设计、美术风格、客服也必须找熟悉游戏本身的母语团队进行设计和服务。
5、发行成本:市场费用偏高是进入日本移动市场的另一个难题,维护渠道、媒体关系等时间成本都很高,市场宣传也需要直接投入大量的资金。外加日本发行方式的多元化,比如视频、地铁广告、电视广告、社群推广等,更加凸显了这个问题。
![]()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