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

热酷《Fantasy Drive》抢夺日本手游市场的诀窍【2】

2015年11月06日08:23 | 来源:TechWeb.com.cn
小字号

  敬畏玩家和市场 深度本土化赢得市场主导

  据热酷日本公司负责人范战锋介绍,日本游戏市场对外有着很明显的排外风格,海外游戏产品想要进入日本市场,本地化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热酷日本团队在《Fantasy Drive》制作初期意识到,在本地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不要“想当然”,而是应该在事实依据的基础上,尊重玩家习惯和市场规律。为了这个事实,团队历时一年时间,对日本移动游戏市场和当地玩家进行了全面严谨的市场调研,主要在语言、美术、运营三方面进行深度本土化。

  通过对比全球移动游戏市场,团队发现,动作类和RPG类分别为下载量和营收最高的类型。相比国外游戏,日本游戏玩家更愿意优先选择本土厂商的游戏,并且当地玩家有一系列特定的文化偏好,更为重要的是,在游戏制作之前,团队还必须要了解日本文化常识,玩家对设计失误的容忍度相当之低,这一系列问题都给中国手游公司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在得到充分的论证依据之后,《Fantasy Drive》团队正式进入本土化阶段。

  1、语言本地化

  对于语言的本地化,小到一个字符,大到语法结构,都与其他语系差异极大。日本玩家对文字要比其他地区玩家更细腻敏感,RPG中大量的文字对于日本玩家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感情移入途径。另外,日语及其文化很重视社会阶层和社交圈,翻译过程中的语气、书字、措辞、情境细节都很重要。因此,这就要求团队内部要有能够精通掌握母语的成员。

  《Fantasy Drive》日本发行团队全部为平均游戏从业资历在五年以上的日本当地职员,不少职员还是来自于GREE、DeNA、LINE、BANDAI NAMCO等社交、端游厂商,这就为《Fantasy Drive》的语言本地化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在翻译过程中,整个团队充分考虑玩家用词习惯,并配合游戏特色对用语进行全面游戏化。

  2、美术本地化

  日本手游市场门槛很高的表现之一,就是玩家对画面风格要求相当之高。《Fantasy Drive》中,既有蚩尤、女娲等上古世纪的神魔,也有孙悟空、唐僧这样的神话人物,还有周瑜、诸葛亮这类三国人物,这些中国人物怎样在日本获得更好的反馈,一直是团队都在思索的事。此外,《Fantasy Drive》团队为迎合日本玩家口味,特别定制了一批日本角色,覆盖了日本神话、战国武将等广为人知的角色,如天照大神,织田信长等。

  在正式进军日本市场之前,《Fantasy Drive》团队对UI设计、人物角色的设计、画面风格的调配全部进行了统一修改,增加了更多动漫、Q版风格的美术设计,在调整后还邀请当地年轻玩家,对设计提出改进建议,并根据建议进行再次修改完善,以满足目标玩家的审美需求。

  3、运营本地化

  《Fantasy Drive》团队通过对不少游戏的运营和客服系统调研时发现,日本玩家在抱怨、困惑或者称赞的时候,一般都会用本地语言脱口而出,日本应用商店中有95%以上的用户评价是用日语撰写,用英语者不到4%。

  所以在对游戏的本地化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运营和客服的本地化了,例如符合日本市场需求的FAQ。近年来,热酷日本团队持续加大在App Store和Google Play的服务力度,为运营和客服团队制定了严格的操作流程和规范,设定了响应速度、解决率、投诉率、专业度、满意度等考核指标。同时,热酷日本团队为鼓励玩家给游戏提出建设性意见,还制定了一套奖励措施,凡建议被采纳的玩家可以获得一定物质奖励。在产品上线初期,团队采取24小时客服值班制度,对于玩家的反馈尽量在当天予以解决,此外,团队成员对产品的完善不仅只在文档层面,比如每次更新抽卡概率,运营人员都会手动抽卡上千次,体验概率是否合适。

  虽然目前日本移动游戏市场正经历着变化,但这并不影响其独特的市场吸引力和绝对的市场地位。日本手游市场潜力巨大,但当地厂商研发能力强,畅销产品生命周期长,具有极强的先发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不少想要进入日本市场的海外厂商却无法找到打开大门的钥匙。如今,多年扎根于日本市场的热酷游戏凭借《Fantasy Drive》,上演了一场中国产品反攻日本市场的好戏。随着新品《魔力时代》明年登陆日本市场,热酷是否能再次抢夺日本主流游戏厂商的奶酪?还是交给时间和市场检验吧。

(责编:马丽、赵竹青)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