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談判未果陷訴訟,小米如何“突圍”?
日前,美國數字移動和視頻技術開發商InterDigital 公司在印度對小米公司提起專利侵權訴訟,分別涉及3G/4G 網絡性能以及視頻解碼和圖像質量等相關專利,並提出懲罰性賠償要求。這是繼小米在國內就其與InterDigital 公司之間的專利許可費提出訴訟之后,后者在印度市場做出的反擊。
業內對InterDigital 公司並不陌生,這家總部位於美國特拉華州的移動和視頻研發企業,憑借先發優勢頻頻對手機廠商出手,除了與小米公司發生專利糾紛外,還與國內外諸多廠商都發生過專利糾紛。今年4 月,InterDigital公司宣布已與華為公司簽訂了一項全球專利許可協議,據此解決了雙方在中國和英國超過15 個月的專利訴訟問題。高通公司作為移動通信標准領域裡最大的玩家,也沒有躲過InterDigital 公司發起的專利戰,最后不得不向其支付專利費。面對如此強勁的對手,小米公司應如何“突圍”?
緣起:專利許可談判未果
日前,據媒體披露,InterDigital 公司認為,小米公司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使用其3 件與3G、4G 移動通信有關的專利以及2 件與H.265/HEVC 視頻編碼技術相關的專利,據此將小米公司訴至印度新德裡高等法院,要求后者進行懲罰性賠償,同時提請印度法庭發布禁止令,阻止小米公司在印度市場繼續侵犯專利技術的行為,除非小米公司同意按照公平、合理和非歧視性(FRAND)的原則與其簽署專利授權許可協議。
此次專利訴訟源自於雙方一直未能達成專利授權協議。小米公司相關負責人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小米公司此前一直在積極地與InterDigital 公司進行溝通,希望以公平合理的方式解決雙方的專利糾紛,但是在經過了多次協商與溝通之后,InterDigital 公司依然堅持其不合理的專利許可條件。無奈之下,早在InterDigital 公司在印度發起訴訟之前,小米公司率先在國內就InterDigital公司的專利許可費問題提起訴訟,希望由司法機關確定一個符合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的一攬子許可條件。
將雙方之間的專利許可爭議提交給法院處理,此案並非孤例。此前,華為公司就因InterDigital 公司過高的專利許可費向深圳相關法院提起訴訟,隨后雙方進入互訴狀態,歷時15 個月最終才得以解決。在小米公司看來,此次InterDigital 公司在印度提起的訴訟正是對方得知其將雙方的糾紛訴諸於國內法院后對小米公司發起的訴訟,試圖以訴訟和禁令相威脅,迫使小米接受不合理的許可條件。
“我們的政策始終是尊重他人有效的知識產權。我們不是不願意為專利支付許可費,只是不願意被專利勒索劫持。”小米公司上述負責人表示,公司深知知識產權的重要性,知識產權是支持業務創新的核心。因此,小米公司一直以來重視研發投入和技術創新。截至2020 年3 月,小米公司在全球擁有超過1.5 萬件專利,其中在海外獲得的專利近50%,此外還有1.6 萬余件專利申請正在審查中。目前公司已經與業內眾多領先企業在專利合作方面達成了廣泛共識,並簽署了知識產權許可或交叉許可協議。
困境:專利壁壘難以逾越
當前,印度市場還處於智能手機普及階段,再加上印度人口紅利,吸引手機廠商紛紛搶佔印度市場。除了小米、OPPO 等國內通信廠商外,還有三星、蘋果等國外知名通信廠商爭相布局,競爭異常激烈。根據科技市場研究企業Counterpoint 的報告顯示,2020 年第二季度,小米公司佔據了印度智能手機市場28%的份額,而三星電子的市場份額為25%。
然而,小米公司深耕印度市場,面臨的主要訴訟壓力不是來自同業競爭對手,而是像InterDigital 這樣的機構。目前,InterDigital 公司持有3 萬件專利,主要通過自主研發或者收購其他公司的專利建立龐大的無線技術專利組合。InterDigital 公司業務發展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Jeffrey K.Belk 表示,公司主要參與標准制定以及高新技術研發方面的工作,公司的產品便是無線通信標准必要專利池。由於InterDigital 公司掌握了無線通信方面的標准必要專利,隻要涉足通信設備,一般都繞不開InterDigital 公司的專利。
據媒體報道,InterDigital 公司制定了關於全球技術標准必要專利授權許可的三個原則,其中包括如果相關公司不能在合理時間內達成協議,應該通過獨立仲裁小組作出的對雙方都具有約束力的全球仲裁來解決糾紛。
業內人士表示,InterDigital 公司收取專利費的策略往往先與目標對象進行接觸談判,若無法達成一致,則選擇目標對象在全球范圍內市場較大的市場提前專利訴訟,以給予對方壓力,進而促進談判、追求利益最大化。在這種模式下,包括蘋果、三星、小米公司、華為等在內的、在智能手機市場佔據了領先地位的廠商往往容易成為其收取專利許可費的目標。
盡管小米公司努力促成與InterDigital 公司達成許可協議,但最終雙方無法達成一致。在談到相關案件是否會對小米的業務產生影響時,小米公司負責人表示,專利訴訟不會阻礙小米在海外市場的拓展。同時,小米將繼續關注案件進展,積極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公司的利益。相關案件正在法院審理中,相信法院會給出公正判決。
應對:據理力爭見招拆招
數據顯示,InterDigital 公司2019年的專利權許可費約佔收入的90%,在全球范圍內對愛立信、蘋果、RIM、三星、LG、諾基亞、鬆下、三洋等進行了一系列成功的專利訴訟。面對InterDigital公司來勢洶洶的專利訴訟,小米公司應如何應對?
對此,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表示,小米公司不是第一次在印度被訴專利侵權,小米應該具備應對此次訴訟的能力。參照之前,愛立信與小米公司在印度的專利糾紛,國內企業在國外涉訴時,首先,要按照當地法律要求,及時向法院提交保証金,確保自身產品在印度的銷售不受影響。其次,針對被訴侵權的涉案專利,提起無效宣告請求。這既包括在糾紛發生國提起,也包括在小米公司其他重要銷售市場所在國提起。最后,小米公司需要就InterDigital 公司提出的專利許可合作,評估是否涉及標准必要專利,對方提出的許可條件是否符合“ 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並在該原則指導下與相關方協商談判達成合作。
“從過往的業內情況可以看到這樣的趨勢,專利授權公司往往選擇在專利高風險國家發起訴訟或以禁令威脅,綁架業內企業接受不合理的許可條件,降低國內企業的競爭力。”小米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對此,小米會以積極的姿態做出回應,依法捍衛公司的合法權利,保護公司在海外關鍵市場的創新優勢和競爭力。
從以往的情況來看,小米公司一貫尊重其它廠商的合理專利訴求,謀求以合作解決專利爭端,但對於那些專利許可費過高或者不合理的要求,也不會輕易向對手低頭。去年底,小米公司將意大利Sisvel 公司起訴至法院,請求法院確定Sisvel 公司持有的無線傳輸技術專利包中全部中國標准必要專利的許可費率。這也是小米首次提起專利費率訴訟。
業內專家表示,在海外市場擴展過程中,國內企業遭遇專利圍剿是難以避免的。如何突圍,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何避免不必要的專利劫持,在公眾利益和權利人利益中尋求平衡,如何確定FRAND(公平、合理、非歧視)費率等,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而從長遠來看,要想真正擺脫這種“被合法敲竹杠”的困境,國內企業隻有成為行業標准的制定者,才能不被牽著鼻子走。(本報記者 陳景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