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知識產權

茅台鎮白酒亂象:賴茅商標飛舞全國 真假難辨

2013年11月07日09:53    來源:南方網    手機看新聞

“國酒茅台”的商標紛爭持續不斷時,茅台酒的源頭之一——賴茅酒——的商標爭奪戰更是曠日持久。

事實上,時隔兩年,賴茅商標的最終歸屬權究竟花落誰家至今仍懸而未決,截至目前,圍繞這一近年來被市場助推旺盛的白酒品牌,來自不同利益方的幕后博弈則還在繼續。

8月上旬,仁懷市剛挂牌成立的酒類發展局局長歐亞奇透露,賴茅復審案的最終結果很快便將塵埃落定。“如果是茅台集團拿到了,我希望以后不要再生產賴茅酒了。”他說,賴茅是貴州發展醬香型白酒產業過程中的一個教訓。

事實上,對“賴茅”商標的搶奪大戲中除了茅台集團外,來自賴世豪成立的貴州賴世家酒業有限公司和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南國酒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國”)也仍在為搶下該商標頻頻發力。

“據我所知,賴家三兄弟裡的老二和老三家也追加提出了異議。”8月31日,貴州縱貫律師事務所主任任武在電話裡告訴本報記者,“大家都在等商標的復審結果。”

近年來,上千種賴茅酒見諸市場,而這些大多產地在茅台鎮、銷售在外地的貼牌產品消費稅則均在外地繳納,仁懷市隻能征收散酒稅。“光拉出去的賴茅酒貴州省財政的損失以億元來計算。”

更有甚者,多地工商部門查處表明,不少打著賴茅旗號的酒酒質低劣,有的甚至以假酒灌裝,極大的擾亂了白酒市場秩序。

然而,無可否認,賴茅已成為全國有著較大知名度的醬香白酒品牌。據茅台集團透露,近期國家工商總局派人到仁懷進行調研復查,賴茅之爭離結束已不會太遠。

真假賴茅

市場上正在銷售的賴茅酒到底有多少種?對於這個問題似乎沒有誰能給出准確答案。

茅台集團知識產權處品牌商標科負責人楊駿回憶,去年的成都糖酒會上,集團派人光搜集到廠家散發的賴茅資料就有30多家,產品幾百上千種。早在2008年,深圳市工商局曾作了一個監管提示,查處了很多家賴茅。

貴州賴永初酒業有限公司副總賴亞飛說,二三十年來,市場上出現過的賴茅廠家多達400多家,有河南、山東、廣東、福建等地賣賴茅酒、產賴茅酒的。

“整個茅台鎮都在生產賴茅酒。”在赤水河邊,鱗次櫛比的廠房裡,一較大規模的民營酒企勾兌師告訴本報記者。

記者以客戶身份提出要購買賴茅酒時,他一下拿出兩套年份賴茅酒包裝出來。記者調查得知,茅台鎮台糧酒業有限公司、貴州茅台鎮賴茅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懷橋酒廠總部、祖師爺賴茅酒業有限公司等,都生產和包裝賴茅酒。

“外地和茅台鎮本地的酒廠為了沾光賴茅,利用賴氏家族文化,大肆投機賺錢。”貴州賴雨生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賴世賢在貴陽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

由此鬧出不少笑話。比如和賴家八竿子打不著的企業說賴世綱是他們家爺爺,結果在展會上,同樣在經營酒的賴世綱就站在他的展位面前。還有企業把賴家的祖先賴嘉榮編成自己的爺爺,赫然印成頭像貼在酒瓶上。

一個笑柄就是一家叫貴州世雨酒業有限公司的企業為了銷售賴茅酒,憑空杜撰了“賴世雨”為賴茅創始后人。

去年三月成都糖酒會上,不少觀眾收到了一份宣傳冊並有工作人員宣稱,賴世雨為賴茅創始后人,並提及賴家三兄弟賴永初、賴貴山和賴雨生三人,賣場標示為正宗賴茅酒。發冊子的企業以貴州賴世雨酒業有限公司名義參展。

同樣在此參展的賴世賢立即到成都市律政公証處申請了保全証據公証,並委托代理人向該公司訂貨並支付定金1000元,獲得了貴州賴世雨酒業有限公司的蓋章收據、樣酒、宣傳冊等。

回到貴陽后,賴世賢會同賴氏家族共8人將貴州世雨酒業有限公司告上法庭,要求其立即停止對其家族成員的虛構宣傳,並賠償精神撫慰金20萬元。2011年底,貴陽市南明區人民法院以侵犯原告之一的父親姓名權和名譽權,要求貴州世雨酒業有限公司依法予以停止宣傳並賠禮道歉、消除影響。

“現在,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二審判決結果已下來,對方仍然輸了,正在法院執行階段。”8月31日,該名譽權案的原告代理律師貴州縱貫律師事務所主任任武在電話裡對本報記者說,侵權方是河南人開的一家賴茅酒企業。

“這些賴茅廠家100%都打擦邊球。”賴亞飛說。

“企業叫賴茅酒廠的,仁懷市沒有一家。”仁懷市工商局長袁逸新說,以前有一家賴茅酒廠,但已被注銷。

“不管哪家企業,生產的賴茅酒商標在國內都不受保護。”他說,由於賴茅商標處於異議復審期,其所有權並沒有確權。

由此,市場上形成了“賴茅”三亂:品牌亂、價格亂、產地亂。

記者注意到,去年糖酒會上,參展企業貴州旭冉酒業有限公司推出的一款賴茅酒,酒標上注冊商標“小飛”用很小的字體,“賴茅”二字很大,將賴茅商標和產品名稱混淆。有的企業干脆把醬香型賴茅酒說成是濃香型的代表。

“二三十元的散酒,裝上盒子后拿出去賣600元的年份酒。”仁懷一家提供賴茅酒的酒廠老板說。記者喝了一口他倒出的賴茅酒,燥辣刺鼻。而在上世紀90年代,有的外地企業在金融危機時,不惜把賴茅酒降到三五塊錢一瓶,價格極其混亂。

“賴茅廠家絕大部分是貼牌生產。”賴亞飛說。仁懷市酒發局長歐亞奇對其也很頭疼,產地在茅台鎮,但銷售公司往往在貴陽或其他地方,消費稅一分錢都落不到仁懷。記者實地走訪到貴州世雨酒業有限公司的生產基地是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典藏酒廠,貴州賴世賢酒業有限公司的賴茅酒委托給茅台鎮金醬酒業生產。在這些規模並不大的酒廠生產賴茅酒,酒的品質很難得到保証。

仁懷市工商局有關人士介紹,近年查處的案例中,還有的企業銷售和生產均在外省,居然也冒充茅台鎮生產的酒在外銷售。

和打擦邊球比起來,有的企業生產賴茅酒干脆無証經營。今年5月12日,在茅台鎮,記者以客戶身份向貴州賴氏酒業要酒。其聯系人武總在電話裡稱,由於仁懷市正在召開保護生態環境的會議,無証經營的他已經停產了,要酒的話隻能等幾天。

“賴茅商標沒有確權,對中國白酒產業造成了很大傷害。但由於沒有確權,我們的打假部門也沒有辦法。”楊駿說,對別的企業打“茅酒資源”、“茅台酒的前身”等,我們隻能認定為虛假宣傳行為。

賴家內訌

在這些漫天飛的賴茅酒中,有相當一部分是賴氏家族內部出品。

今年1月,大連市沙河口區人民法院對賴世綱和賴世賢狀告貴州賴永初酒業有限公司董事長賴世強,賴茅酒侵犯名譽權一案作出一審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法院審理查明,去年5月6日,大連晚報廣告版刊登了“正宗賴茅酒——賴永初先生獨創”字樣,引用了貴陽市工商業聯合會1992年5月23日出具的《証明》,“歷史名酒‘賴茅’為我會會員賴永初老先生在三十年代獨資興辦貴州茅台村恆興酒廠時所創,不是祖輩遺產,其弟賴貴山、賴雨生也無任何投資和股份。”

該法院認為,這一証明是客觀真實的,並沒有使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賴貴山、賴雨生的名譽。

賴嘉榮生有三個兒子,長子賴永初(賴世強之父,1981年去世)、次子賴貴山(賴世綱之父,1999年去世)、三子賴雨生(賴世賢之父,1965年去世)。

賴氏三堂兄弟首次對簿公堂,也讓賴氏家族成員分別以個人名義經營的龐大酒業浮出水面。

今年5月13日,在貴陽賴世賢成立的貴州賴氏文史研究中心,記者見到賴世賢和賴世綱兩位老人。“和外姓人打官司,打死老虎累死牛,太花錢了。”賴世賢說,現在他致力於通過文化來曝光不姓賴的投機分子。

賴世賢首次向外界梳理了賴氏家族成員生產賴茅酒的企業。

賴永初過世后,其子賴世強在貴陽成立了貴州賴永初酒業有限公司,在茅台鎮成立了貴州省仁懷市茅台鎮恆興酒廠。賴永初的另一房所生的兒子賴世舉在貴陽成立了貴州世舉酒業有限公司,賴世舉的兒子賴鵬生成立了貴州賴鵬生酒業有限公司,賴世舉的侄子賴鬆也成立了賴鬆酒業。

對賴世舉本人和賴永初的關系,賴亞飛並不認可,他在記者採訪時說:“賴世舉不是賴家人,據我所知,他原來不姓賴。”但記者從貴陽市公安機關和貴州省木業總公司離退休辦出具的証明看到,賴世舉和賴永初是父子關系。

(責編:王瓊(實習生)、熊旭)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