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看不见”学员的知识产权课
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副主任李龙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部门工作过16年,做过多次现场培训,却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坐在空旷的会议室里,在微信群里打字授课。
邀约来自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下称四川省知识产权中心)党组书记赵辉。2月3日,春节复工第一天,赵辉来到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指导疫情防控工作,顺便向李龙提到了面向四川省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展开培训的计划。
事实上,自去年以来,赵辉一直筹划针对四川省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开展业务培训。“机构改革后,我们的业务发生了变化,大家有必要开展业务学习。”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在线开展培训显得更加必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了减少在岗人员聚集,我们决定运用互联网开展知识产权业务和培训。疫情期间加强培训,疫情过后,我们有了更好的知识储备,可以更好地开展工作。”赵辉指出。
答应讲授专利审查知识后的第二天,李龙被拉进了一个名叫“蓝色精灵火炬手”的微信群。群里共有50多人,都是来自四川省知识产权中心、四川省知识产权局以及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青年骨干,年龄大都在45岁以下。
前两次培训由赵辉主持,李龙在群里观摩,她发现这个线上“课堂”有一套特别的秩序,设置了班长、学习委员、7条学习规则。主持人提前发布学习材料,在线点名报到,主持人以提问、讨论、答疑和总结的方式,带领大家进行讨论。
“平时的学习以领导、专家讲课为主,线上培训是去中心化的,大家不见面,回答问题时,答错了也没有心理包袱。”赵辉说,只要问题设计得好,大家是很热情的。
“哪个是四川省最有代表性的地标产品?”赵辉在微信群里不时抛出一些有意思的问题。有人抢答:“郫县豆瓣”,因为是“川菜之魂”。
“我觉得是合江荔枝。”赵辉公布答案,“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讲的就是合江荔枝,“地标产品有自然因素和人文历史塑造的独特品质。”
这种培训形式让李龙心里没底。“我开始先入为主地觉得肯定没有线下培训好,担心表达不清楚,和大家的沟通不畅。”观摩了两期线上培训后,李龙发现,在微信群里打字上课的形式行得通。讲课的前一个周末,李龙准备了70多道问题,把培训涉及的知识点串联起来,详细构思怎么慢慢引入、如何抛出问题,又怎样从答题思路中切入知识点。
2月10日,李龙正式开始了这堂线上培训课,主题为专利审查知识。“我国的专利法是哪一年颁布的?”李龙问。微信群里有人答,1985年的愚人节,也就是当年的4月1日;还有人说是“985”,这样方便记忆。
“当你在办理专利侵权、假冒专利案件时,怎么辨别专利号是不是正确的?”李龙向大家介绍如何通过专利号分辨专利类型,1是发明专利,2是实用新型专利,3是外观设计专利,8是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发明专利的国际申请,9是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实用新型专利的国际申请。
“我在线下讲专利审查知识,采用大纲形式,自己讲得多,是填鸭式的教育。现在大家的参与和互动更多,抛出去的问题、返回来的答案是自己意料不到的。”李龙说。
上午课程结束后,赵辉向李龙建议,能不能结合新修改的《专利审查指南》,再增加一些新的培训内容?李龙又趁着午休时间对培训内容进行了调整。
“现在的专利审查有初步审查、实质审查,有优先审查、保护中心的快速审查,还有什么最新的制度?”后半场,李龙再次发问。许多人说有延迟审查。“为什么要延迟审查?延迟审查的出台有哪些背景知识、哪一类申请更适合延迟审查?”李龙又趁热打铁问了个遍。
情况比预想得要好,李龙准备的问题没有用完,培训时间就要结束了。“大家上课很认真,肯定是认真准备了。”李龙说。
参加此次培训的曾爽对这堂课感触颇深:“每个人的经历和知识结构不同,通过大家集中对某一条款进行解读阐述,形成较为全面的理解,半天的学习顶得上自己学一周。”(知识产权报 记者 邹碧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