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加强保护 服务创新主体
——人民网“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主题在线访谈侧记
“中国将着力营造尊重知识价值的营商环境,全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大力强化执法。”4月26日,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主旨演讲,强调“依法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而那天恰逢世界知识产权日,为了让社会公众更好地了解知识产权知识,了解政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举措,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司长宋建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部长葛树、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杜颖应邀做客人民网访谈节目,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为题,畅谈国家知识产权局在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开展的一系列工作,并对相关法律修改情况进行梳理、解读。
健全法律制度
《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颁布以来,我国在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基本建立起了符合国际通行规则、门类较为齐全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然而现实中,保护的效果和创新主体的需求有一定差距。“侵权赔偿低是突出问题。”宋建华说,为了落实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的要求,国家知识产权局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在完善法律制度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报送了专利法修正案草案,其中提出了要建立专利侵权的惩罚性赔偿具体方案。”
4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对商标法的修改决定,对此,宋建华介绍,此次修改有几方面特征,一是规定对不是以使用为目的的恶意注册明确给予驳回,在各个审查环节都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时,加大对知识产权代理机构代理恶意抢注、囤积行为的规制。二是加大对商标权的保护力度,进一步提高法定赔偿额的额度。“相信通过立法的完善,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会解决侵权赔偿低的问题,加大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
作为知识产权法学领域的知名专家,杜颖时刻关注着商标法的修改情况,在谈及如何继续完善商标法时,她表示,一要强调加强商标使用义务;二要进一步简化商标注册程序,深化商标注册便利化的改革。
提升审查质量
除了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国家知识产权局还注重强化源头保护,提升知识产权审查质量和效率。今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原专利复审委员会并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成为了其一个内设部门,更名为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复审和无效审理部,葛树表示,“虽然名称变了,但是做好专利复审无效工作,秉承的专业严谨、追求公正准确结果的态度和精神不变。”
数据显示,2018年,专利复审案件立案量约为3.78万件,较2017年增长了11%;专利无效宣告案件立案量约为5235件,较2017年增长15%,连续10年保持增长态势;专利复审、无效诉讼案件立案量约为2149件,较2017年增长21.4%。葛树说,“案件受理量的大幅增长对审查工作而言是一个挑战。我们通过采取加强质量管理,加强业务指导,创新审查模式等方面的措施,使得专利审查工作更加优质高效。”通过一系列措施,复审和无效审理部的审查周期和审查质量得到广泛认可。“近3年来,我们的审查周期稳定在5.1个月左右,这在世界范围来说都是比较快的。在审查质量方面,我们作出的决定大概有75%的当事人基本没有异议,直接生效,还有大概25%的当事人会起诉到法院,超过80%的案件法院都维持了我们的决定。所以总共算来大概97%原专利复审委员会作出的决定都是生效的,这样快速稳定的结果为专利权保护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近年来,各类创新主体的知识产权意识不断提升,他们对快速获得知识产权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为了更好地服务社会需求,宋建华表示,在提升专利的质量和效率方面,国家知识产权局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制定并实施发明专利审查提质增效方案,核心措施包括:加强审查员队伍建设,提高能力和水平;提高专利审查的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智能化的审查系统,借助技术手段提质增效;把现有的审查流程和模式进行优化,综合运用集中审查、优先审查等多种审查模式,全力压缩专利审查周期等。
“2018年专利审查周期进一步缩短,尤其高价值专利的审查周期压缩了10%,商标平均审查周期已经压缩到6个月之内。”宋建华表示,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全力落实各项措施,进一步缩短审查周期,确保今年年底商标审查周期压缩到5个月之内,高价值专利审查周期再压缩15%以上,为创新主体维护知识产权合法权益提供良好的基础。
地理标志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产权,在国际贸易往来中备受关注。在访谈中,杜颖介绍了地理标志保护的重要性。“地理标志往往是和农产品相关的,我国幅员辽阔,农产品丰富。如果能够借助地理标志的保护让我们农产品在国际市场实现高附加值,不仅对当地农业发展有利,也有助于农业经济整体结构转型。”杜颖表示,消费者选购拥有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会更加放心。(李倩)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