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

创新创业:从“跟跑”到“领跑”

2017年01月05日11:15 | 来源:南方日报
小字号

“华为进入了‘无人区’,平安、招商进入了‘无人区’,万科也是世界房地产的老大。你进入‘无人区’、引领这个行业,就能制定价值规则。”12月21日,世界500强企业正威集团创始人王文银在深圳创新创业报告会上说,深圳是一个年轻人能够实现梦想的城市,从柔宇科技、优必选等企业的创始人身上仿佛看到自己当年的影子。

20多年前,王文银带着500元来到深圳创业。2015年,正威集团的营收已近500亿美元,在世界500强榜单上的排名再度上升。与“60后”王文银同台演讲的是“80后”刘自鸿,他2012年在深圳、硅谷同步创办的柔宇科技,估值已超200亿元。“深圳是个创业天堂,让人来了就不想离开。”刘自鸿说,深圳已孕育了5个世界500强企业,相信未来会诞生更多的世界500强企业。

2016年,深圳的世界500强企业增至5家,中小企业数量突破140万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预计突破8000家,约占广东省的50%。在4G技术、超材料、基因测序、3D显示、柔性显示和无人机等多个领域,深圳正向“领跑者”迈进。

最新数据显示,深圳2016年的GDP预计突破1.9万亿元,同比增长9%,高于全省全国增速;全社会研发投入将超过800亿元,占GDP的比重将提高至4.1%。

从“三天一层楼”到“一天55件专利”

2017年1月,一年一度的CES展将在美国拉斯维加斯开幕,来自深圳的大疆创新、柔宇科技、优必选、Insta360等企业将亮相展示最新产品。

Insta360由“90后”刘靖康及其团队2014年创办于南京,2015年总部迁至深圳,吸引了不少来自华为、中兴、大疆、腾讯等名企的年轻人。一个多月前,首款适配苹果手机的全景相机Insta360 Nano获得2017CES创新大奖。目前,Insta360已申请了数十项专利,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VR全景相机领域的全球领跑者。

在深圳,不仅有华为、腾讯、大疆等企业享誉国内外,还有更多像Insta360这样的新锐企业涌现,大量企业成为专利申请的主体。

记者从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获悉,2015年,深圳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6957件,平均1天就有46件。今年前8个月,这一数字再次被刷新,深圳平均1天国内发明专利授权超过55件。

30多年前“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创造了发展奇迹,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象征;如今,一天55件发明专利的“新深圳速度”,成为中国经济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的新注解。

一个城市的PCT专利申请态势是体现其产业在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方面。与其它城市不同,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则连续12年居全国首位,占据了国内的“半壁江山”,而且企业是PCT国际专利申请的主体。

2015年,深圳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33万件,占全国的46.9%。今年1-9月,PCT国际专利申请量1.586万件,同比增长53.6%,占全国的51%。

创新成为“新深圳速度”诞生的第一动力。2011年至2015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13%,其中2015年达709亿元,占GDP比重4.05%。2014年,深圳的研发投入比是4.02%,2013年是4%,2012年是3.81%。

2011年至2015年,深圳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规模由8750亿元增加到2.3万亿元,占GDP比重由28.2%提高到40%。2016年前三季度,全市新兴产业增加值5515.61亿元(已剔除重复行业),增长11.2%,高于GDP和规模以上工业2.5个和4.6个百分点。

令人关注的是,深圳在4G技术、超材料、基因测序、新能源汽车、3D显示、无人机等领域创新能力跻身世界前列。其中华为、中兴在第四代移动通信TD-LTE技术领域的基本专利占全球1/5,并率先在5G领域布局;光启拥有全球超材料领域86%以上的专利;华大基因的基因测序产出能力占全球50%以上;柔宇科技的柔性显示屏技术研发达到国际一流水平。

与此同时,近年来深圳的双创群体不断扩大。截至今年8月,深圳累计实有商事主体250万户,同比增长27%,增量超过前30年总量,商事主体总量跃居全国大中城市首位。按常住人口计算,深圳每千人拥有商事主体220户,拥有企业123户,创业密度居全国首位。

“硬件硅谷”迎来最大“海归潮”

今年以来,美国苹果华南运营中心、美国高通深圳创新中心、美国微软物联网实验室等世界500强项目相继落户深圳。截至12月,全球500强企业在深圳设立总部的数量创下新高,达275家。

10月,2016年全国双创周主会场中外创客领袖座谈会上,大疆创新CEO汪滔在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马化腾、苹果CEO蒂姆·库克等嘉宾后第四个发言。他说:“按道理来说,‘会飞的照相机’要么是美国公司生产出来,要么是日本公司生产出来。为什么让一家中国公司捷足先登?答案就是深圳的产业环境。这里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好的智能硬件产业链,让我们有底气赶超西方同行,通过10年奋斗迅速成长起来。”

依托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丰富完整的创新产业链条,36岁的深圳正在吸引世界各地“聪明的脑袋”。来自深圳市人社局的数据显示,深圳2000年时引进的海归尚不足1000人,但如今已突破7万人,仅次于北京、上海,位列全国第三,其中2016年的引进数量将达8000人,迎来深圳史上最大的“海归潮”。

深圳为何能够吸引国内外年轻一代双创佼佼者聚集?完善的产业链、移民城市的包容、鼓励创新创业的氛围、高效的政府,以及透明的政策,让全球年轻人的理想和先进技术更加高效地转化为产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活跃企业,构成了整个城市发展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刘若鹏创办光启时25岁,汪滔创办大疆创新时26岁,马化腾创办腾讯时27岁,马云开始第一次创业时28岁……年轻很多时候意味着更多的可能性,而深圳不仅是中国一线城市中最年轻的城市,也是年轻人最喜欢的一个。

QQ大数据5月发布的《全国城市年轻指数报告》显示,深圳的年轻人口新增率、年轻人口净增率分别为47.39%、22.53%,远超北上广,大量年轻人慕名而来使得深圳成为“最年轻城市”。

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海归”人才,深圳2011年推出了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的“孔雀计划”。今年以来,深圳陆续推出科技创新、提升企业竞争力、人才优先发展、人才住房制度、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等一系列强有力政策和举措,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体系的领先优势。

在全球脑力大重组的新一轮竞争中,深圳正将全球创新、创业者吸引到这片不到2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改革开放的窗口”到“硬件硅谷”,深圳不断融入全球市场并培养了大量人才,在多个领域从“跟跑者”向“领跑者”迈进。(记者 马芳)

(责编:阴重宇(实习生)、熊旭)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