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博关注度:683584】 【
媒体关注度:716000】
·案情回顾:4月15日,琼瑶发表长微博举报于正编剧的《宫锁连城》抄袭其著作《梅花烙》。随着事件发酵,5月28日,琼瑶对于正等5方提起诉讼,正式走上法律维权道路,引来极大关注。12月5日第一次开庭审理后,国内109位编剧签署联合声明,声援琼瑶,呼吁保护原创,并称“拭目以待法律对此做出公正的判决”。最终,北京市三中院一审判决于正等五被告连带赔偿琼瑶500万元、刊登致歉声明,并停止传播、发行和复制《宫锁连城》。
[详细]
·案件分析:当前,在国内影视剧领域,缺乏创新意识和精神,同质化现象日趋严重,在法律不能作出提前预判指引的前提下,通过琼瑶与于正之争来引导行业走向,对于保护著作权,引导影视产业有序健康发展,无疑有一定意义。
·网友点评:网友的观点达到了惊人的一致:“点赞!500万太少…”

【
微博关注度:206107】 【
媒体关注度:1370000】
·案情回顾:今年12月,爱立信公司在印度对小米公司提起诉讼,称小米生产的智能手机侵犯了属于爱立信的标准必要专利,致使小米在印度一度停止销售,并关停官网网页。经过短暂斡旋,12月17日印度德里法院授予小米“临时许可”,被允许销售使用高通处理器的红米1S,而本月初刚刚在印度上市的红米Note仍不得销售,后者搭载的是与爱立信有专利纠纷的处理器。
[详细]
·案件分析:虽然小米没有庞大的专利组合做后盾,却已然成为中国第一大智能机销售商。但是,随着小米向全球扩张,追赶苹果、三星等巨头,其专利缺失的弱点开始显现,并招致诉讼。
·网友点评:不低头的雷军看来势要在印度打持久战了,多年后这定将成为“经典案例”中的一个case,不过明眼人都知道:至少在专利这件“小事儿”上,雷军是栽了!

【
微博关注度:998】 【
媒体关注度:1560000】
·案情回顾:今年6月初,“今日头条”与传统媒体的著作权纠纷引发舆论关注。事件缘起“今日头条”(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在C轮融资时,公司估值达5亿美元。一些传统媒体质疑其版权问题。国家版权局根据权利人的投诉和反映,对“今日头条”版权案展开调查。
[详细]
·案件分析:传统媒体与移动网媒的正面交锋,输赢之争终会落幕,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何去何从却未有结论!
·网友点评:当传统媒体面临移动互联网的挑战和机遇时,谁也说不清到底“什么仇什么怨”,相互依存或许才是二者和谐发展的基本法则。

【
微博关注度:119695】 【
媒体关注度:2578】
·案情回顾:国家版权局分别于今年7月9日、9月2日、12月16日对外通报了“剑网2014”专项行动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网络侵权盗版案件查办情况,人人影视和射手网两个以“互联网分享精神”为名、深受中国网民喜爱的网站关闭。两家网站在关闭之时异口同声地说:“需要我们的时代已经离去。”这一事件标志着免费电影时代终将逝去。
[详细]
·案件分析:“剑网2014”双刃剑,一方面打击了网络侵权盗版,一方面却令众多网民扼腕。维权与分享之间,究竟有没有两全之策?值得思考。
·网友点评:消息一出,引起广大热爱美剧的网友扼腕叹息:我英语6级还没过,这可怎么办!

【
微博关注度:362979】 【
媒体关注度:258000】
·案情回顾:四年前的9月27日,奇虎公司发布了360“隐私保护器”,声称检测出QQ软件窥探用户隐私,主动挑起纠纷。之后又以“保护”QQ用户安全为名,推出“扣扣保镖”,通过破坏和篡改QQ软件并诋毁QQ商誉的方式推广自家软件产品,给腾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名誉伤害。
2010年10月和2011年6月,腾讯公司分别就360“隐私保护器”和“扣扣保镖”侵权案向北京和广东两地法院提起诉讼。
今年10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对奇虎公司诉腾讯公司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纠纷案做出终审判决:驳回奇虎公司的诉讼请求,认定腾讯不构成垄断侵权。历时四年多的3Q法律大战,最终以腾讯公司胜诉而尘埃落定。
[详细]
·案件分析:这是一场没有输家的反垄断公开教学课。此案的意义在于通过个案为互联网领域垄断案树立起了司法标杆,为新兴领域司法问题的处理探索了新经验。
·网友点评:谢天谢地,3Q大战终于落幕,还能再久点么?

【
微博关注度:53679】 【
媒体关注度:240000】
·案情回顾:2011年3月15日,包括贾平凹、韩寒在内的50名作家、出版人联合发文谴责百度文库的侵权盗版行为。这使得百度再次陷入知识产权侵权的舆论漩涡。此前,盛大文学亦曾起诉百度文库侵权,称“百度文库不死,中国原创文学必亡”。同年4月,北京中青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青文”)发现百度文库通过扫描方式将他们公司出版的三本图书搬到了网上,造成这三本书的纸质版销量受到影响,在公开发文谴责后,百度文库删除了文档,但时隔不久又将文章搬到了网上。双方几次调解不成后,中青文选择走法律途径维权。2014年1月23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此案,据悉这是出版单位诉百度第一案。
[详细]
·案件分析: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副教授熊琦建议,在今后的司法实践中,对大规模恶意侵权应加大惩罚力度,以增加侵权者的侵权成本。
·网友点评:百度文库,在盗版问题上还在继续“作恶”么?

【
微博关注度:979】 【
媒体关注度:136000】
·案情回顾:11月30日,一则题为《少年不可欺》的文章在社交平台上疯狂传播,19岁的作者N iko Edw ards在文章中表示,优酷和陌陌合作推出的视频广告宣传片《追气球的熊孩子》,实际抄袭他在今年9月8日发布的原视频。一边是草根作者,一边是互联网巨头,关于保护青少年创意和维权意识的话题很快就在网上引发讨论,最终优酷向《少年不可欺》作者道歉并删视频,但《追气球的熊孩子》作者NIKO团队在微博发布消息称,优酷的“道歉”无法令我们信服,再多声明已无意义,已经决定诉诸法律。”
[详细]
·案件分析:在自媒体盛行的当下,90后少年们选择用微信发布维权的内容,从传播效果看,算得上是自媒体维权的兴奋剂。
·网友点评:气球飞了,熊孩子真的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