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三环:已获日立金属专利许可 不会受诉案影响--知识产权--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

中科三环:已获日立金属专利许可 不会受诉案影响

2013年08月13日09:00    来源:每经网    手机看新闻

昨日 (8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刊出了《日企独霸钕铁硼专利 10余中企欲联手反诉》报道后,中科三环高级副总裁胡伯平昨日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受专利保护,其他磁材企业欲诉日立金属,对已经获得专利许可的8家磁材中企不会造成影响。此案胜诉的可能性极小,并且日立金属为自身利益要控制国际市场规模,不太可能再授予更多企业专利使用权。

胡伯平称,“一些磁材企业老总表达了意见,但结论不能去揣测,只能根据情况观其发展,意见和想法能否付诸实施都不好说。”

中企起诉冲击或有限

据悉,目前,中国有200多家钕铁硼生产企业。中科三环是8家取得日立金属钕铁硼专利授权的中国企业之一,公司产品50%~60%出口。由于日立金属在美国申请了钕铁硼专利,所以中国企业只有拥有日立金属的专利授权,才能将产品出口到海外。

中北磁材等十余家企业起诉日立金属的初衷就在于,日立金属用专利权封锁了大部分中国钕铁硼及其相关产品出口到美国市场的权利,并且不再扩大授权中国企数量。

中国磁材企业希冀用打越洋官司的方式冲破日立金属的封锁。但胡伯平说,日立金属实施专利授权正是为了保证除中国之外国际市场的供应平稳,并不造成垄断。

一位包头稀土研究院的专家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钕铁硼产能过剩,年产可达40万吨,但受需求萎缩和上下游价格影响,去年产量为8.96万吨,而全球烧结钕铁硼毛坯产量也不过如此,中国企业供应全球绰绰有余。目前,国内共有18个稀土产业园,都在上马稀土新材料产业链。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原材料工业研究所所长袁开洪指出,这使得中低端钕铁硼产能还在继续扩大,但高端产量占比在全球不到10%,造成严重的同质化恶性竞争,不利于中国企业争夺话语权。

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底,200多家钕铁硼企业年产3000吨以上的有5家,年产1000吨到3000吨的企业有20家左右。

“中国已获专利授权的8家企业产能是国外产能的两倍,完全可以供应全球需求,不需再授权更多企业。”胡伯平说,日立金属考虑不再扩大授权也是为自身利益着想。

据记者了解,国内9万吨左右的钕铁硼产量中,有专利许可的为两万吨左右,剩下的6万吨多,有3万到4万吨在国内市场消化,即有2万到3万吨出口需要专利许可。

胡伯平说,为争出口权,一些磁材企业通过起诉的方式获得专利授权的做法,不会冲击已有合法出口权的企业。

官司至少要打两三年

日本在稀土研发上长期处于领先地位。据北京安泰科信息开发有限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日本近年来申请了15916项专利,占全球份额的37%。

从专利权人角度来看,三菱(日本)的专利申请量居首位,依次是三星(韩国)、中国科学院、住友(日本)、日立(日本)、TDK(日本)、东 芝 (日 本 )、DOKURITSUGYOSEI HOJIN BUSSHITSUZAIRYO(日本)、丰田(日本)、通用电气(美国)。

从产业领域来看,排名前十的专利权人几乎全为大型电器电子或汽车企业集团。从国别来看,除了三星为韩国企业、通用电气为美国企业、中国科学院为中国科研机构外,其他均为日本企业,这也表明日本在稀土技术研发上占据了绝对的地位。高端稀土功能材料专利和生产基本被国外公司掌握,中国稀土企业的产品被压制在产业链低端。

在钕铁硼领域,生产磁体所需的MQ磁粉当前处于垄断地位,日立金属和麦格昆磁公司当前拥有钕铁硼生产的基本成分专利。MQ磁粉价格占磁体价格的比重基本稳定在60%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企想要扭转局面的可能性极小。”一位稀土新材料外资企业专利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美国专利局认可的门槛非常高,推翻专利认证基本不太可能。

中国企在美国起诉日立金属想要胜诉,首先得在美国专利局申请有专利,或当庭自证用不同于日立金属的工艺能够生产相同的产品,或提供商业秘密。

“如果能够胜诉,被日立金属申请发起337调查的正海磁材、宁波金鸡和安徽大地熊就不用花几百万美元律师费来跟日立金属和解了。”胡伯平说,“对高端市场的影响,说不定对我们更有利。”

“烧结钕铁硼有几百项专利,要进行无效举证的话,得一项一项来,一项专利里面有几十项要求,得一条一条来。”胡伯平说,这样的官司打下来最快也得两三年。(周洲)

(责编:郑涵予(实习生)、马丽)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