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小发明家给电脑接口"戴口罩" 不怕U盘病毒 --知识产权--人民网
人民网>>知识产权

南京小发明家给电脑接口"戴口罩" 不怕U盘病毒 

2013年06月26日14:39    来源:扬子晚报    手机看新闻

隧道顶部轨道悬挂抢险救生装置

赶时间乘车外出,却发现堵在了隧道里进退不得;用U盘拷文件资料,却被病毒“吞”掉了所有文件。这些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麻烦事儿在两位高中学生眼中却成为了创新发明的构思根源。在第二十八届全国青年少科技创新大赛开赛之前,记者专程采访了这两件小发明背后的故事。“发明其实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就是为了改变生活。”金陵中学高三学生,江苏省科技标兵姚志浩告诉记者。

“轨道悬挂救生”疏通隧道交通事故

城市隧道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或重大火灾,车流严重拥堵将延误救援时间。南京田家炳中学学生范梦恒发明的“隧道顶部轨道悬挂抢险救生装置”,将吊车固定在隧道顶部的两条轨道上,可以使救援人员“从天而降”。在田家炳中学的科学实验室里,记者便看到了这样一个模拟版的“隧道抢险”装置。在一段透明的空心圆柱状管道里,“马路”“模拟汽车”等都摆放整齐。而一段悬挂着的“轨道”却显得特别,按动遥控器,轨道上方的一个悬挂装置可以伸下一个挂钩,悬挂的力量竟然足以能够将隧道中的汽车吊起来。

田家炳高级中学科技指导老师沈涛告诉记者,范梦恒的这个发明其实是来自自己被堵在隧道中的真实经历。由于被堵在隧道中,范梦恒便开始在隧道的“出路”上动起了脑筋。“隧道上方其实有两米高的空间可以利用。”在指导老师的启发下,范梦恒创造性的在隧道上方铺设了一个“紧急救援通道”,该通道设置在隧道内的顶部,并且在通道中铺设有导轨,导轨上装有电瓶动力吊车,电瓶动力吊车的底部还装有一个救援吊车。当隧道内发生事故时,电瓶动力吊车携带可升降的小吊车迅速赶赴事故发生地,然后放下救援小吊车实施救援,救援工作完成后,电瓶动力吊车再将小吊车拉起从导轨上返回。

范梦恒因此获得了自己的第一个发明专利,而这个发明还在省级的科技大赛中获得较好的名次。

“USB端口卫士”运用生物原理“拦截”病毒

计算机中有60%的病毒来自U盘。在电脑上安装杀毒软件,面临病毒库滞后、病毒运行先于杀毒软件扫描等问题,所以很多装有杀毒软件的电脑仍然被感染U盘病毒。金陵中学的高三学生姚志浩就编写了一个名为“USB端口卫士”的程序,阻截熊猫烧香等重大病毒的有效率几乎100%。

“这套程序的灵感来自生物免疫系统,”姚志浩说。爱动脑筋的他一直非常喜欢生物,在生物免疫系统中有一种抗原提呈现象,是巨噬细胞吞噬抗原,提取抗原的肽段,与MHC形成多肽复合物,供给T细胞TCR受体识别的过程。简单说,就是巨噬细胞吞噬少量入侵者,把入侵者的基因“贴”在自己表面,作为“样本”与其他免疫细胞共享;其他免疫细胞识别“样本”,并杀灭。“这个现象给了我灵感,于是开始研究USB端口卫士。”

“端口卫士”到底是什么?其实就是一种外接U盘,原材料成本还不足30元。“我又花了十几元买了芯片加进去,整个成本不到50元。”姚志浩说,抗原提呈用计算机实现,就是病毒来了,先提取汇编代码;在代码中寻找特定子过程调用语句,针对这些语句判别是不是病毒,同时根据特定语句创建抗体消灭。他的USB端口卫士连接在U盘和计算机之间,可以阻止U盘内病毒感染计算机。这项发明也在2012年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而作为江苏省科技标兵的他也不负众望,将代表中国参加第64届Intel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杨甜子)

(责编:陈丽(实习)、马丽)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